罗铮从楚瑶的实验室出来时,天已经快亮了。昨夜的破解工作终于有了进展,邮件中出现了“Project Eclipse”的更多关键词,甚至提到了一个代号——“曙光计划”。这个名词让罗铮心头一紧,他隐隐觉得,这不仅仅是一场病毒危机那么简单。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方晴的消息:“我查到一些东西,也许对你有用。”
他没有回信,只是拨通了她的号码。
电话那头传来她略带疲惫但兴奋的声音:“你还在忙?我刚整理完最近一周关于‘Project Eclipse’的公开报道和相关评论,有些内容可能很重要。”
“我现在可以见你。”罗铮说。
“我在报社附近的老咖啡馆等你,记得小心点。”
半小时后,罗铮走进那家藏在巷子深处的咖啡馆。灯光昏暗,空气中弥漫着咖啡与书页混合的气息。角落里,方晴已经坐在靠窗的位置,桌上摊开几份打印稿和一台笔记本电脑。
“你来了。”她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关切,“昨晚又熬夜了吧?”
“习惯了。”罗铮坐下,接过她递来的咖啡。
方晴翻动着手中的资料,语气认真起来:“我把所有能找到的新闻做了分类整理,发现他们最近几次活动都集中在东欧和东南亚地区,而且每次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通过伪造医疗援助项目掩盖非法实验。”
她指着其中一份旧报纸的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三年前的一次国际医学论坛,当时有个匿名组织提交了一份关于基因编辑的提案,后来被主办方驳回。你看这个人……”她放大照片一角,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背景角落,穿着深色风衣,帽檐压得很低。
罗铮的目光停在那人脸上,心跳微微加快。他认出了那双眼睛,那是他在军旅生涯中曾经短暂合作过的一个情报员,代号“灰影”。
“你之前见过他?”方晴察觉他的神色变化。
“过去的事了。”罗铮没多解释,只是低声问,“这份资料是从哪找到的?”
“是一个老记者朋友帮我找的。”方晴顿了顿,“不过奇怪的是,这篇报道后来被撤下了网站,连档案馆里的纸质版也被标注为‘信息错误’。”
罗铮点了点头,将照片拍下存档。
“还有这个。”方晴调出另一组数据,“我在一篇匿名投稿中发现了这段话——‘地下实验室位于B-17区,编号0328’。这个编号,和你上次提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