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
会场安静下来。
“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合作方的不同性质和需求,划分不同的信息开放层级。关键技术的研发由核心团队负责,其他非敏感领域的实验和推广工作,可以交给合作方执行。”
“此外,合同条款中必须明确数据归属和使用权限,同时设立联合监督机制,确保各方利益不受损害。”
他说完坐下,现场响起一阵低声议论。
散会后,几位业内人士主动找上门来,表达了进一步交流的意愿。其中一位是来自欧洲某跨国制药公司的代表,他对罗铮提出的“分层式合作机制”很感兴趣,希望能引入到他们正在进行的一个联合疫苗研发项目中。
回到公司已是下午三点。罗铮直接走进会议室,夏岚已经在等他。
“刚才接到通知,我们的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国际合作项目名单。”她递上一份文件,“不过,也带来了一个新的挑战。”
“说吧。”
“原本计划参与我们项目的印度一家制药公司临时退出了,理由是他们的监管机构对新型药物审批流程进行了调整,短期内无法完成相关手续。”
罗铮接过文件扫了一眼:“有没有替代方案?”
“有。”夏岚打开电脑,“我们找到了另一家新加坡的生物科技公司,他们的研发能力不错,也有一定的国际市场资源。但问题是,他们的加入意味着我们必须重新调整合作协议。”
“那就重新调整。”罗铮毫不犹豫,“你这边先起草新的协议草案,我去找技术组和市场组开会,确定哪些内容需要同步更新。”
当天下午,项目组召开了新一轮协调会议。技术组组长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更换合作方,现有的实验数据是否需要重新采集?这会影响整体进度。”
“不一定。”罗铮翻开笔记本,“我们可以保留原有数据,但在提交给新合作方时,采用加密处理的方式,只开放他们需要的部分。”
“另外,”市场组负责人补充道,“我们还需要重新评估目标市场的接受度,特别是东南亚地区,消费者对药物品牌的认知可能有所不同。”
“那就做一次快速调研。”罗铮看向夏岚,“三天内出结果,越快越好。”
会议结束后,夏岚跟了出来:“你觉得这次调整会不会影响项目的稳定性?”
“任何合作都有风险。”罗铮边走边说,“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及时应对,把风险控制在可控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