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浮现:“吾书中似有歪曲历史之嫌,将诸多事迹改编,这是否有违史实?”
孔对月思索片刻,上前一步:“罗先生,笔下的三国是演义,并非史记。改编之处,是为让故事更具可读性与感染力,并非歪曲。”
锁链光芒闪烁,同样消失不见。
然而,新的锁链又亮了起来,问题接踵而至。
“吾对吴国描写似有失偏颇,引得部分读者不满,这该如何解释?”
高大强鼓起勇气说道:“罗先生,三国鼎立,各有千秋。先生主要笔墨用于蜀国描写,是从整体故事架构出发,展现其独特之处,并非有失偏颇。”
锁链微微颤动,最终消散。
但此时,一条粗壮的锁链上光芒大盛,问题严峻:“吾虚构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是否过于夸张?”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徐禁欢深知这是展现自己是铁杆书迷的时候。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都是为兴复汉室。先生如此虚构,是为凸显他们的忠诚与坚韧,并不夸张。”
锁链光芒闪烁不定,众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终于,锁链缓缓消失,他长舒一口气。
可还没等他缓过神来,又一条锁链亮起,问题更加棘手:“吾虚构赤壁之战曹军人数,这是否误导读者?”
李功男眉头紧锁,他知道这个问题关乎历史细节。
他仔细回忆着相关情节,大声说道:“罗先生,赤壁之战曹军人数虽在书中有所虚构,但先生如此安排,是为突出战役的宏大与紧张。且文学创作本就有虚构成分,并非误导读者。”
锁链光芒闪烁,最终消散。
但此时,周围的锁链开始不断亮起,问题如潮水般涌来。
“吾让诸多英雄豪杰结局悲凉,是否太过残忍?”
“吾对曹操的评价,是否过于片面?”
“吾书中武将武艺排名,是否合理?”
“吾书中赵云单骑救主,是否过于神话?”
众人开始忙碌起来,各自寻找自己熟悉的问题进行回答。
随着众人不断回答问题,锁链一条条消失。
但每消失一条,又有新的锁链亮起。
徐禁欢额角渗出冷汗,盯着前方不断闪烁的锁链,快速回答。
凭借着对《三国演义》的熟悉,和后期的研究成果,众人很快就解开了一半的绳索。
罗贯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