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觉得被他像包袱一样扛来扛去,有些哭笑不得,却又无可奈何。
刘太清走到洞口,看也不看跳了下去。张晓东吓得大叫起来,“喂!道长,下面还有一百多米呢!”刘太清也不答话,估计下落了有十几米后,左手在崖壁上一撑,速度顿时减慢。这样撑了7、8次,张晓东觉得刘太清的肩膀向下一沉,竟然已经到了崖脚。
耳旁忽然听见动物的喘息之声,抬头看去,竟然是两只巨大的麋鹿拉着一辆木车守候在一旁。这是两只雄壮的公鹿,身高超过2米,头上还顶着1米余长的鹿角。
张晓东惊讶地问道,“难道我们要坐这样的鹿车去天师教?”
刘太清得意地露齿而笑,说道,“没错!我今天就是驾着它回来的。这是昆仑玉镜真人的看家宝贝,昨天正好被我看见他耀武扬威地驾车出游,我管他借来玩玩,他又不肯,于是我就一脚把他踢飞,顺手将鹿车赶了回来。咦,你好象有些不以为然?”
张晓东马上说道,“不敢,不敢,道长想抢什么就可以抢什么。我不也是道长抢来的嘛。哎呦,轻一点放我!哎呦,好了好了,我看还是抓紧时间上路吧。”
鹿车没有顶棚,但是颇为宽敞,张晓东半躺在后车厢的软垫上,刘太清手拉缰绳,坐在前方。张晓东注意到车体是四轮结构的。作为一个机械方面颇有兴趣和心得的工程师,他知道古代中国不同于西方,一直没有大量使用四轮结构的马车,主要原因是没有发明出前轮随动转向装置。而类似的装置在公元前数千年就已经出现在北欧一些原始部落的岩画中。由于这些天见到的事情都很古怪,他倒也不感到惊讶。
马车沿着山间的小路前进,不知道采用什么避震措施,竟然颇为平稳。刘太清饶有兴趣地调教着两头麋鹿,想让它们快速奔跑起来。过不多时,鹿车已经可以将近20公里的时速平稳前进。刘太清颇有些得意地说道,“玉镜夸口,说我抢走鹿车也没用,没有半年的功夫根本调教不好。你看,这不是很好吗?”张晓东好奇地问道,“道长,你昨晚上难道不是驾着它们回来的吗?”刘太清脸上微微一红,并不作答。原来他昨天抢了鹿车后并不会驾驶,最后没办法是仰仗着高超的轻功骑在一头鹿的背上回来的,当然这种事是不会向张晓东提起的。
刘太清轻咳了一声,岔开话题,说道,“咱们的约定还有效吧。我现在就有一个问题。”张晓东爽快地回答道,“道长请随便问,无论几个问题,只要我知道都会告诉你。”由于昨天刘太清救了自己一命,而且这两天接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