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凌的语气有些破罐破摔的意味,“殿下欲以我为正君,无非为了声望和北境兵权,他日殿下成就宗师境,什么样的声望达不到?”
“殿下既为储君,当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笼络边军,殿下是觉得陛下对您的猜忌和不满还不够吗?”
芮蓁瞳孔有一瞬的紧缩,晏凌没有放过其中一闪而过的惊惧。
晏凌抚摸着雅致的青玉茶杯,却是茶凉了也未喝一口。
晏凌再叹一声,“殿下叫我一声太傅,我便多嘴几句,殿下如今处境再怎么不好,到底占着大义名分,是名正言顺的储君,又如何比得过当年陛下的困境?”
“殿下谋划再多,又哪里比得上武道上的进益带来的好处?还望殿下不要本末倒置,因小失大才好。”
玄武门继承制作为大周的优良传统,女帝并不是第一次这样干的的人,但却是手段最为激烈的一个。
女帝的母亲吃够了自己的母亲在众姊妹之间摇摆不定,平衡养蛊的苦,便打定主意,一心只培养长女,不给其他姊妹机会。
但那时的大周强敌环伺,风雨飘摇,女帝的大姐只是中庸的守成之主,并无扭转乾坤,力挽狂澜之才。
女帝有,但她是老二。
所以就算她是武道奇才,天生将星,她的母亲依旧看不见她,不仅她的才华得不到重视,功绩得不到认可,她的母亲甚至为了打压她,在她与外敌作战的紧要关头,断了她的粮草军需。
只因她打得胜仗太多,声望太煊赫,她们不愿她再打胜仗,宁愿失了土地和百姓,也不愿女帝再打胜仗。
女帝是怎么做的呢?
她没有辜负她燕王的封号,从北境带了200骑兵,一路杀回洛阳,杀进武英殿,砍了当时的女帝和太女,直接登基。
甚至不愿意给先帝下诏改立储君,当太上皇的机会。
女帝有明言:不杀此二人她心有不甘,于武道有碍。至于事情经过,让史官秉笔直书,不必讳言。
不管当皇帝的是男人还是女人,封建社会的底层逻辑依旧是君君臣臣那套,私底下你尽可耍手段,但明面上大家必须相亲相爱。
女帝演都不演,直接掀桌的行为让很多原本支持她的人粉转黑,名声有了瑕疵。
果然,此后三四年,女帝在征战途中突破宗师境,生下下五皇女,那是大周打的最后一场仗,之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芮芙来到这个世界的时机实在是好,几乎所有好事都与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