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特意赠送金银盘缠,外加一匹西域良马。
李氏兄弟恋恋不舍,要赠送兵刃铠甲,都被朱罡烈婉言谢绝。。
一行三人,两马一牛,正式与商队分道扬镳。
陆修静依旧骑着他那头看似慢悠悠,实则脚程不凡的青牛。
福伯则骑了匹从商队匀出来的驽马,背上驮着行李。
他们径直向东,打算快速穿过安定郡,进入渭水河谷,直奔陆修静所说的岐山。
旅途中,陆修静每日勤练功法。
越练越有心得,竟然在第十日便生出了“气感”。
朱罡烈新奇,以悟入道,看来并非是灵山的独门秘籍。
陆修静闲时常缠着他问东问西,试图打探出更多“修真”奥秘。
朱罡烈开始只叮嘱他要专注。
被缠的烦了,就以“祖传的几手庄稼把式”、“糊弄人的江湖杂耍”之类的言辞敷衍。
偶尔,也会提点几句《三洞真经总录》中的粗浅法门,全是出于保护。
陆敬修天赋极高,又初窥门径,必然有冒进和摇摆的毛病,须及时归拢。
这也是缘分,朱罡烈给他的福泽。
这日夜晚,队伍在野地宿营。
篝火噼啪作响。
朱罡烈盘膝静坐。
神识悄然外放。
忽然,他眉梢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动。
东南方向,隐隐传来邪异死气,飘忽不定。
其所在的方位,恰好与陆修静之前所指的岐山方向,大致吻合。
“一年之期‘’仅剩七十多天。
发现端倪后,朱罡烈如何还能按捺住。
他立刻要走,叮嘱两人沿着既定路线缓缓追过来。
陆修静哪里同意,非要跟他同行。
朱罡烈拗不过,将行李都交给福伯,让他就近去最近的城镇等待。
然后,带着陆修静立刻出发。
朱罡烈给少年脚下贴了御风符,一路奔行,风池电掣。
第二天下午,终于抵达岐山。
陆修静感受到法术的威力,意犹未尽。
虽然腿颤腰软,依然在原地回味。
朱罡烈观察周遭形势,山峦起伏,如同一头头远古巨兽蛰伏在大地上。
苍莽。
古老。
令人心悸。
陆修静回过神,指着前方一片终年不散的浓郁灰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