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兄弟,莫与他一般见识!这拓跋野力仗着自己身份,平日里就没把我们汉人放在眼里!”
“无妨。”朱罡烈浑不在意,目光却停在在李氏兄弟队伍后方一个不起眼的身影上。
那是个十四五的少年,身旁跟着老仆,还有一头青牛,走一步晃三晃。
少年眉目俊朗,只是行路久了,有些萎靡。
混在人群中,并不不起眼。
朱罡烈神识扫过,此人身体像个黑洞,排斥所有自然元素。
如果换成苯教的说法,就是无灵根。
按理说,是彻头彻尾的修真废材。
然而,朱罡烈却从他身上,隐隐感到一种奇特的“道韵”。
那种感受十分玄妙。
仿佛此人与这方天地格格不入,却又在冥冥之中,与某种更深邃的法则暗暗相合。
“那位是……”
他心中称奇,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李重耳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答道:“哦,小哥名叫陆修静,南朝来的游学子。家学渊博,我兄弟二人颇为敬重。
他欲往回东土,便与我们结伴同行。”
陆修静?
朱罡烈将这个名字记在心里。
夜幕降临,商队在官道旁一处背风的坳地扎下营寨。
篝火燃起,马嘶人语,倒也热闹。
朱罡烈分到一顶帐篷,他盘膝而坐,心中盘算。
崔恬的马队,规模不小。
自己此行向东,取经人队伍越来越近。
正好可以借此掩护身份。
且暂时与他们同行,静观其变。
……
车队顺利通过玉门关,进入河西走廊。
风沙渐起,吹得人睁不开眼。
朱罡烈混在队伍中,看似悠闲,心中却日益焦躁。
一连数日,他暗中留意,始终未发现取经团队的踪迹。
难道,自己紧赶慢赶,还是错过了时机?
又或者,先前的判断……出现了偏差?
这日宿营,他寻了个僻静处,拿出短笛,神念微动,悄然联系上了远在福陵山的乌十三。
“元帅,您那边可还顺利?”
“我已进入河西走廊,但取经人队伍,全无影踪。”
朱罡烈沉吟片刻。
“你那边,斥候搜索范围再扩大些。”
“重点留意两个少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