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温亦雪送回家安顿好,才重新骑车折回店里。
这一路,心里沉甸甸地盘算着。
在这个年代,生产还是有风险的。
更何况是双胞胎。
这两个孩子是这辈子他重新开始的奖赏。
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再让他老婆孩子出任何问题。
风风火火的回到店里,陈默直接上楼开始认真盘账。
独一份的营生,生意终究是好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刨去成星海的工资和日常各项开销,他仔细算了算。
这一个月净赚了近两百块。
在这个人均月收入二三十元的年月,已属相当可观。
然而,周围山上的黄精已挖得七七八八,货源眼见着就要断了。
这份依靠山里药材的进项,眼看着又要淡下去。
家里的日子暂时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但新的财路还没找到苗头。
更让他挂心的是大姐陈秀芝。
大姐现在每天除了带孩子,就是在家里复习备考。
但是村里已经有风言风语时不时地传出来了。
大姐离婚的事儿,怕是捂不住了。
陈默蹙紧了眉头,目光沉凝。看来是等不得了。
得买房子了。
得在县城有个安稳的落脚处。
最好在县医院门口买。
想起这事,又难免想起那把大火。
专门给妹妹陈小雨准备的“小公主房”,连同那些新置办的小东西全都化作了一地焦黑。
小姑娘知道后还哭了一场。
经历了这场无妄之灾,陈默也觉着不能再让陈小雨一个人住在店里守夜,太不安全。
但是那六千块钱是去津市的备用金。
他现在还不准备拿出来,看来得想点别的办法另辟蹊径了。
想着这些七七八八的头绪,陈默合上账册,下了楼。
楼下柜台后,成星海正捧着一个磕掉漆的铝饭盒,一边扒拉着午饭,一边全神贯注地摆弄着柜台上一台旧收音机。
最近这小子非常刻苦,那股子钻研劲儿是废寝忘食,眼睛都快粘到那一个个小零件上了。
陈默扫视了一圈店里,扬声问道:“星海,咱们手头还有多少能响的机器?”
成星海抬起头,用沾着油污的手背蹭了下嘴:“应该有十三台,算上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