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廖亦凡见她买这么多好奇道:“你这是要贩卖布?”
\n
“不是,我妈开了个裁缝铺,我给她进批布料。买这么多布,我正想用什么借口让我妈安心接受呢。”杜念也有点发愁。
\n
廖亦凡想了想:“现在国家已经实行改革开放了,你这种行为倒不用担心投机倒把。只是,这么多布,你确定一下子就拿出来吗?不说你.妈,别人也是要怀疑的。”
\n
杜念看着廖亦凡,等他继续说下去。
\n
“你可以一批批拿出去,这样既能刺.激消费,又不太显得突兀。我倒是听说北京有几家私人棉纺织厂,由于是私人的缘故,干活按份拿工资,工人们比较积极。出货量比国家企业的出货量大多了,老板想大量抛货,不需要布票。”廖亦凡道。
\n
杜念有点吃惊,国营企业私有化以后,许多棉纺织生产企业由于产品积压,开始“不收布票”促销,这事大约发生在1981年。
\n
直到1983年12月国.务.院才决定取消布票,纺织品实行敞开供应。
\n
居然活生生提前了。
\n
饶是如此,杜念还是决定在空间买布料,因为她在现实中根本没有那么多钱。杜念和廖亦凡商量好了,就说是他帮她在北京进的布料。
\n
没过两天,杜念拿了几样布料给周秀兰。的确良的料子和劳动布最多,毛呢布料之类的稍微少点,颜色也不会太夸张。
\n
周秀兰看到这么多布都惊呆了。
\n
“企业私有化之后,工人发工资都实行多劳多得。工人的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提高,产品生产速度上去了,由于人民手里布票有限,所以货物积压,我同学的哥哥正好在北京,就帮咱们买了不少不要票的促销货。”杜念把和廖亦凡商量好的借口给周秀兰学了一遍。
\n
刘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