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李腊梅很惊诧,心里不相信,却又知道,江小姑手里是有几个钱的。
\n
这几年江小姑冬天编炕席子卖的钱,江奶奶都没收,说是让江小姑自己个攒起来,将来买嫁妆用。
\n
在兰溪村这一带,从八十年代初期允许自由贸易后,村里人就开始纷纷编起了炕席子,拿到集市上卖了赚零花钱。
\n
是谁传起编席子手艺的已经无从考究。但的确给村人带来了一定收入,改善了村人生活。这也是兰溪村孩子上学率比别的村子多的原因之一。
\n
兰溪村人编出的席子分白色和花色两种。白色用白高粱杆编,编完后还要经过硫磺熏蒸漂白。花色用硫磺熏蒸过的白高粱杆皮和未熏蒸的红高粱杆皮交叉编结而成。
\n
一张白席子大约可以卖两到三元钱,一张花席子能卖到四到五元钱。
\n
村人们大都是选在农闲的冬天,先要将高粱杆除叶去外皮,一破四下剖成长条,然后泡绊子(把高粱杆破成的条泡进池塘沟渠里)。
\n
刮绊子则是把浸水后的高粱杆内瓤子,用长形的刀具去掉。
\n
冬日里,从水塘里捞出来的绊子上,挂着刺骨寒冰,刮绊子就要整日跟冰水打交道,可不是什么好活计。
\n
开始编席子的时候,虽然不用那么接触冰水了,可席子是铺在凉地上编的,大冬天的,天寒地冻,屋子里没炉子,人蹲在上面,或坐在上面,时间长了腰腿都不好受,何况一不小心,还会给边沿锋利的高粱杆薄皮割破手。
\n
李腊梅每年冬天也要编炕席子赚零花,自然对其中的苦楚深有体会。
\n
听到女儿说,这一大堆东西都是她小姑子花钱买的后,心里梗了一下。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