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完,辅导员叫起文艺委员,让她跟马燕一起尽快确认要出的节目,并宣布参加演出的同学可以利用晚自习时间排练,不用来教室上课。
\n
听说不用上晚自习,班里不少学生来了兴致,不管在哪个年代,喜欢上晚自习的学生都不多。
\n
只是班里学生有特长的实在不多,辅导员走后问了一圈,也只有一个人会吹笛子,而且已经好几年没吹过,技艺都生疏了,不一定够上台标准。
\n
马燕愁得直叹气,每个班至少要出两个节目,可看这节奏,他们班怕是一个节目都出不了。
\n
苏婷见状出主意说:“既然大家都没有特长,不如临时排个简单点的节目,诗朗诵、大合唱,又或者演一出话剧。”
\n
毕竟是看了二十多年春晚的人,出主意对苏婷来说不要太容易。
\n
除了提出来的老三样,苏婷还想过小品相声和魔术,但魔术太西式,技巧得现学,相声剧本不好写,包袱没抖好,观众很难有反应。
\n
而喜剧小品起源于八十年代初,虽然苏婷觉得大众对喜剧的接受度比较高,但形式比较创新,她说不定会被抓壮丁。
\n
还是老三样比较好,她出个主意就行。
\n
被点醒的马燕眼睛一亮,赶忙换座位到文艺委员身边,跟她讨论了起来,并很快确定了诗朗诵和话剧两个节目。
\n
其实大合唱更简单,人选也好安排,但就是太简单了,一个节目这样还好,两个节目都这样省事,敷衍意味的太重。所以两人斟酌过后,将大合唱换成了话剧表演。
\n
只是问题来了,演什么话剧比较好呢?
\n
两人一直商量到下晚自习都没拿定主意,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时,她们注意到苏婷,赶忙把人叫过来。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