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屯营大捷,建奴十五万主力溃败出关,其“满万不可敌”的神话,被崇祯皇帝亲率的大明王师,用一场辉煌的胜利,彻底打破!
消息传回京师,再由皇家报社的《启明日报》和遍布天下的厂卫系统,以一种近乎于“病毒式传播”的速度,昭告天下!一时间,整个大明,无论南北,皆是人心大振!崇祯皇帝效仿当年万历皇帝“平倭”之后的做法,将此次大捷,定性为“平虏”,其政治意义,不言而喻!
厂卫的宣传机器,更是开足了马力,将这场胜利,渲染得是天花乱坠!“陛下天威所至,王师压境,建奴闻风丧胆,望风而逃”、“满万不可敌?笑话!十几万虎狼之师,亦不过是我大明王师刀下之鬼!”……种种吹捧之词,不绝于耳,虽有夸大之嫌,却也极大地提升了民心士气,让建奴大清国,颜面扫地!
然而,御座之上的崇祯皇帝,心中却并无半分的轻松。他知道,南方的藩王之乱虽已初平,但西北的李自成、四川的张献忠,却依旧称帝割据,如两颗毒瘤,深深地扎根于帝国的肌体之内。如今,战线被无限拉长,未来的战事,依旧……不易。
----------
在杭州城外的大营之中,崇祯皇帝召见了那位在三屯营城头之上,曾高喊“愿赴辽东,为国死战”的叛军降将——赵四。
对于此人,崇祯皇帝的心情是复杂的。但最终,他还是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你既有悔过之心,又愿为国死战,其志可嘉。” 崇祯看着底下这个面带决绝之色的粗犷汉子,淡淡地说道,“你本名,朕已不愿再提。从今日起,朕……赐你名为‘赵忠’!望你日后,能人如其名,忠于大明,忠于朕!”
“罪臣……谢陛下赐名!” 赵忠重重叩首,已是热泪盈眶。
“起来吧。” 崇祯皇帝继续道,“朕准了你的请求。即刻起,朕便封你为‘山海关参将’!你即刻带上朕的敕令,星夜兼程,赶赴山海关,协助……平西伯吴三桂,共抗清军!”
他又用一种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语气,补充道:“若是……那吴三桂问起,你便说,是朕……怕他一个人在关外,势单力薄,扛不住建奴的反扑,特意派你这位‘猛将’,前去助他一臂之力的!”
这番话,其背后所蕴含的政治意图,昭然若揭!谁都知道,崇祯皇帝对拥兵自重、态度暧昧的吴三桂,早已是忌惮不已!而之前派去山海关的唐通、高第等人,又皆是庸碌无能之辈,根本起不到任何牵制作用!此刻,他安插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