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滚烫的,发自肺腑的文字,拥有着比任何营销数据都可怕的传染力。
视频被疯狂转发,从一个圈层,扩散到另一个圈层。从年轻人,到中年人,再到老年人。它跨越了国界,跨越了语言,跨越了文化,精准地击中了现代都市里,每一颗疲惫而孤独的心。
《天空之城序曲》的销量,以一种完全违背市场规律的,近乎垂直的角度,疯狂攀升。
二十四小时后。
它登顶了全球超过八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榜单。
将那头不可一世的,用金钱和技术堆砌起来的巨兽《神之交响诗》,死死地,踩在了脚下。
媒体疯了。
他们发明了一个新词,来形容这次的事件——“治愈式降维打击”。
#神之交响诗被一首摇篮曲打败了#
这个带着几分戏谑又无比真实的话题,被顶上了全球热搜。GVM和维克多·哈特曼,成了本年度最大的笑话。
婉晴娱乐的办公室,早已成了欢乐的海洋。
付晴拿着那份逆天翻盘的销售报表,激动得手舞足蹈,像个中了彩票的孩子。
然而,夏婉晴知道,这还不是结束。
这只是苏哲送给维克多的,第一份大礼。
真正的,足以将其彻底钉在耻辱柱上的终极一击,很快就来了。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全球最权威的心理健康研究机构,瑞士伯尔尼大学心理学研究所,公开发布了一篇长达三十页的研究报告。
报告的主题,正是苏哲的《天空之城序曲》。
报告用最严谨的科学数据,和大量的临床双盲实验证明,这张专辑的音乐,在特定的音频赫兹和旋律编排上,对降低人体皮质醇(压力荷尔蒙)水平,诱发大脑产生波(放松波),有着极其显着的效果。
报告的结语,给出了一个震撼全球的评价:
“这不仅是一张优秀的音乐专辑,更是一剂无副作用的,足以缓解现代社会普遍性焦虑的‘听觉良药’。它的社会价值,远超其艺术价值。”
这篇报告,像一颗核弹。
如果说之前的销量逆袭,只是商业上的胜利,那么这份来自顶尖科学机构的背书,则是直接将苏哲,从一个“艺术家”,册封为了一个“治愈者”。
他的音乐,从“好听”,上升到了“有益”的层面。
维克多·哈特曼妄图用技术造神。
结果,苏哲直接被科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