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身边一个人也没有,静悄悄的,宁静祥和,而且是眼睁睁‘看’这自己死去的。
两日后,赵普的尸体被无数人观瞻后,被八匹马拉着,往江陵府而去,赵光义遵从了赵普的遗言,最终下旨将他藏在了赵谷的那个无名山谷中。
大宋宰相赵普,至此便走完了他的一生,从一无所有到名满天下,从籍籍无名到与国同在。
赵普的墓志铭是赵谷亲笔所书,共有八个大字——以史为脉,与书同在。
这八个大字将由全国最出名的雕刻家亲自雕刻在他的墓碑之上,供后人观瞻。
同时,赵光义下令,大宋休朝三天,所有官员放下手中事情,祭奠赵普,天下各大州府的百姓也需头戴素裹,纪念这位大宋第一相。
三日后,紫宸殿中,赵光义举行了早朝。
早朝的第一件事,便是给赵普商议追封,这也是大宋的一个传统,但凡高官们告老或是死去,都会追封他们一次乃至多次,以示朝廷的后代。
经过多人的建议,赵普最终被追封为韩王。
韩王,是为一字并肩王,但凡封号之中,字数越少,地位越高,比如韩王和韩平王,就是韩王更高,一字并肩王的意思是一字王,可以和皇帝并肩。
这里的并肩并不是说二人地位相等,而是说在皇帝之下,并肩王地位最高,若是皇帝不在,便以并肩王为主,在某些方面,并肩王可以代表皇帝。
赵普能够得到并肩王的殊荣,并不足奇,实际上他早就该得到这份殊荣了,以他的功劳,别说是一字并肩王了,就算是给他千里封地,做国中之国的王,也是理所当然,赵光义却一直没有给他,直到他死去了才封,无外乎也是忌惮赵普权威太大而已。
商定完赵普的封号后,第二件事自然就是商议宰相人选,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