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境内被划分做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时,就会被统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
而这个时候的川峡路,则是西川路和峡路的合称,只不过这种称呼是后来改的,因此大家都习惯性的将它们称作川陕路而已,实际上这是两个独立的路,互不统属。
云南王柴俊的封地虽然是云南,但却不是真正的云南,而是处于川峡路和大理国交界的一个地方,实际上离川峡路很近。
大理国就是后世的云南省,还包括周边一些国家的地域,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国家,所以哪怕该国一直是大宋的藩属地,最后却自立成国,大宋也没有半点办法。
云南王柴俊的这个封号也是极有意思,其中蕴藏着不少政治上的智慧。
这还要从多年前说起,当时大宋开国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了不让人说他薄情寡义也好,为了稳定住当时的后周臣子也好,他并没有杀掉当时的后周皇帝,而是将他封作了云南王。
为什么封作云南王呢?因为云南当时根本不在大宋手中,而是属于大理国,赵匡胤此举乃是为了防备柴俊得势,自然不可能让他真的拥有封地,于是便封了一个虚假名头给他,其实就是为了堵住悠悠之口。
云南王这个称呼,乍一听起来十分高贵,因为云南自古便是景色优美的代言词,柴俊能够得封云南王,在外人看来,自然是赵匡胤无尽的恩德。
而事实上呢,柴俊只得了一个云南王的空名,实际上什么也没得到。
又许多年后,被夺位时只有七岁的柴俊渐渐长大,为了自保,他自然要想方设法的建立自己的势力,不让宋朝皇室捏于鼓掌之间,于是便在川峡路和大理国的交界处,生生打出了一块区域,当做自己的封地,而这一块地,便是所谓的云南了。
他的这一举动,自然少不得潘美等人的支持,或许民间也有不少忠于柴荣的人帮助,这其中自然有许多的利益交换,外人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