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言!”
晋国的计策迅速展开,秦穆公和齐昭公在利益的诱惑下,渐渐倒向了晋国。楚国的子玉却浑然不觉,依旧自信满满地准备与晋国一决高下。
子玉派出使者宛春前往晋国交涉:“若晋国答应让曹、卫复国,楚即解宋之围。”他自以为这是一石二鸟之计,无论晋国答应与否,楚国都能占据主动。
晋国营帐内,众将围绕着这一条件展开激烈讨论。先轸目光炯炯,识破了子玉的阴谋,“主公,子玉此计看似巧妙,实则不难应对。我们可私下答应恢复曹国、卫国,引诱楚国;扣留宛春来激怒子玉。视战争胜负的情况,再做谋划。”
重耳微微点头,“就依先轸之计。”
当子玉得知宛春被扣留,晋国私下答应曹、卫复国,顿时怒不可遏。“重耳小儿,竟敢如此戏弄我!”他当即率领楚军,气势汹汹地直奔晋军而来。
城濮之地,战鼓雷鸣,旌旗蔽日。晋军严阵以待,重耳站在战车上,望着远方滚滚而来的楚军,心中感慨万千。
“主公,此次战役,关乎晋国的兴衰荣辱,还请主公坐镇中军,鼓舞士气。”先轸说道。
重耳紧紧握住佩剑,“众将士听令,今日之战,只许胜,不许败!为了晋国的荣耀,为了百姓的安宁,杀!”
晋军在先轸的指挥下,兵分多路。右翼的军队率先出击,佯装败退,引得楚军追击。子玉见晋军败退,大喜过望,“晋军不过如此,给我追!”
楚成王麾下大将子玉率军北上,兵锋直指晋国,进逼陶丘。晋文公重耳深知楚军势大,不可与之正面硬拼,为了疲敝楚军,诱使子玉轻敌深入,以便在预定战场与之决战,他决定下令退兵。
楚国的军官们望着晋军撤退的方向,满心疑惑,高声问道:“你们为什么退兵?”晋军之中,狐偃神色从容,大声回应:“过去我们公子在楚国时已立约说交战时退避三舍。今日退兵,既是报答以前楚成王给予的礼遇,也是遵循承诺!”重耳依约退避三舍,楚军将士们听闻此言,皆心生骄纵之意,欲要乘胜追击。然而,也有部分将领认为长途奔袭,恐有变数,主张撤退,可子玉却坚决不同意。
重耳与宋成公、齐国的归父和崔夭、秦国的小子慭率领大军驻扎于城濮。子玉率领楚军一路急进,依托郄陵的险阻扎下营寨。而且,郑国、陈国、蔡国也派兵相助楚国,使得楚军声势更为浩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子玉派斗勃前往晋军营地请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