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最大力量而设计的动作,在追求极致效率的截拳道理念面前,都成了累赘。
战场之上,生死只在毫厘之间。
蓄力的时间,就是敌人刀锋递进来的空隙。
他想起了前世李小龙的理念。
若水。
水无常形,遇圆则圆,遇方则方。
武功,也当如此。
摒弃一切固定的招式,只追求最直接,最有效的攻击。
叶归尘缓缓收回拳头,闭上了双眼。
脑海中,那记“一马平川”被不断地拆解,分析,揉碎。
肩部的多余转动,可以去掉。
腰胯的发力可以更简洁。
手臂的轨迹,不必划出那么大的弧线。
下一个瞬间,他猛地睁开双眼。
还是同样的站姿。
他再一次出拳。
这一次,没有了大开大合的架势,没有了呼啸的拳风。
甚至没有了起手式。
他的右拳仿佛凭空出现,如毒蛇出洞,从肋下笔直地刺了出去。
“啵!”
一声清脆的爆鸣。
那是拳锋速度超越了一个极限,将空气生生打爆的声音。
这一拳,没有之前那般石破天惊的威势,却快了不止一倍。
极致的快,带来的就是极致的狠。
叶归尘的目光落在自己的拳头上。
还不够。
速度是上来了,可攻击距离却缩短了。
太祖长拳之所以叫长拳,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长”。
它能让武者在更远的距离上攻击到敌人。
自己刚才那一记直拳,虽然快,却牺牲了这个优势。
如何在保持速度的同时,将攻击距离也发挥到极致?
叶归尘的身体开始微调。
他的双脚不再是平行站立,而是前后分开,身体微微侧转。
这个姿势,让他面对假想敌时,暴露在外的身体面积瞬间缩小了一半。
他的左肩,如同盾牌,对准了前方。
他的右拳,则像一柄藏在盾后的长矛,收于下颌之侧,随时准备刺出。
这是一种从未在这个时代出现过的格斗架势。
它融合了拳击的防护与刺探,也蕴含了西洋剑术的突刺理念。
“最短的距离,是两点之间的一条直线。”
叶归尘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