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非你可以用来推诿责任的理由,万一发生了不幸,谁又能保证你高家不会落井下石……区区一句轻描淡写的道歉,却是抵不得半点用处。”
最后一句却是释出了还留有转圜余地的善意,高明不由得在心底里松了一口气,暗自庆幸听从了李行舟的劝告。
本来照他的想法,是应该先从暗冥宗那里,将刺杀结果打听清楚,知晓岳鼎等人到度是轻伤、重伤还是性命攸关的濒死根据不同的结果准备不同的应对方法,即便是赔礼,也不能任由对方狮子大开口。
但是李行舟却坚持认为他要即可动身,拿上厚礼去悬命峰赔礼请罪,将态度放低,并给出了两大理由。
第一便是诚意,倘若他们迟迟不上山,六道教必然认为高家的迟疑乃是有所图谋,并猜透他们的想法,是要从暗冥宗求证,如此一来,便是黄泥巴掉裤裆,纵然事后他们宣称刺杀计划乃走出自高悬一人的私自行为,也不会再相信,哪怕表面上认同了说法,也只是一种策略上的妥协,暗地里必然埋下了猜忌的芥蒂,从此以后,绝无合作的可能。
第二则是要利用镇长,六道教乃是临时起意,跟镇长一方没有商量过,可若时间一久,双方沆瀣一气,联合起来坑高家庄,到时候必然要大大出血,而且若上门请罪的时候镇长在场,作为老持稳重的长辈,必然比年轻气盛的六道教等人更好说话。
倘若六道教等人真的受伤过重,有性命之忧,难保六道教门人不会做出极端之事,毕竟门派里全是年轻人,容易不顾后果的做出冲动之事。
但换个角度看,高家庄不愿意看见事态过于恶化,镇长一方也绝不愿意看见局势走向无法挽回的地方,所以一旦高家表示出主动负责和赔偿的意向,镇长必然会反过来帮助高家,促使双方和平解决。
甚至更进一步,六道教的人事后想通这一点,说不定还会怨恨镇长一人出卖了他们,双方就种下了名为猜忌的种子。
如今一试,果真如此,高明将态度放低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