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四人只能先来到芝云省的沿海小城莱肯,然后在这里换乘,才能到达喀舒利。
其实四人也可以走陆路,只不过那样的话,路程比海路长,而且不一定有海路快。
时隔六年,伊文重新踏上艾欧尼亚的土地,他用士别三日的眼光看向莱肯城,然后就被刮目相看了。
“......这里变化真大啊。”伊文感慨道。
他目之所及,都是简单的木屋,结构稳定且具备一定美观,木屋上也会点缀艾欧尼亚独有的植物或花朵,使其多了一丝自然之美。
当然,这里也并非只有这些木屋,事实上,伊文还看到了许多粗犷的石质建筑,且是典型的诺克萨斯风格。
那毫无疑问是诺克萨斯人留下的。
如果伊文没猜错的话,莱肯城的港口应该也是诺克萨斯人修建或扩建的。
原因很简单,皮城货船能够停靠在莱肯港口,完全不显拥挤,但艾欧尼亚人根本不需要如此规模的港口。
在诺克萨斯强行打开这片东方圣土之前,艾欧尼亚人虽然没有像以绪塔尔那样完全封闭,但也仅仅对外开放了几座沿海大城市,而这其中当然不会包括莱肯这座小城。
所以莱肯城出现这种规模的港口本身就是一个异常情况。
想必这座港口应该是诺克萨斯人为了停靠军舰专门修建的。
除了港口与石质房屋外,莱肯城的街道上还铺着平整的水泥地面,其上还能看到马车与行人走过留下的泥印。
此时天空微亮,远山轮廓如同初生之土古老的脊梁,依然沉在幽蓝的影子里,连绵的峰峦如同酣眠的青龙,其身卧伏连绵山川,其行横越东西天际。
如龙远山西端山脚处,海与陆之间,莱肯城坐落于此,城中房屋,无论木质还是石质都还在沉睡,偶有几扇面向大海的窗户,透过一点暖光灯光,伊文猜测可能是渔夫想要早起忙碌。
在外人看来,这片净土仿佛根本没有经受过战争摧残,它看起来自然和谐,小城融于天地,充满灵性与日常。
但伊文不一样,他见过六年前的艾欧尼亚。
先不说那些明显的诺克萨斯造物,单是莱肯城本身的木质建筑就很不对。
如果没有先入为主的印象,莱肯城的木屋毫无疑问兼具坚固与舒适,其独特的木料营造了这一美丽的木屋。
但这终究是死物。
六年前,艾欧尼亚带给伊文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处处透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