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样没关系,我们先扫清外围,承德这颗钉子先放一放也无所谓。”秦时竹的思路跳转到了孙中山回国上面,“中山先生已经回国,你有什么主张?”
“没关系,他****的,我们打我们的。”葛洪义拿出新闻稿,“为了显示我们的存在,我打算明天将我们在狭谷作战的胜利通过《人民日报》传播出去,再鼓一鼓人心,至于南方,我们拍个贺电就可以了,表示一下诚意,当然胜利战报也是要渲染一下的,不然不能突出我们的实力。”
“你说的有道理。”秦时竹沉吟半天,“在东北,我们还是要努力冲淡孙中山回国的影响,树立以我为主的地位,他对我们不熟悉,再加上初来乍到,肯定会更多听取黄兴、宋教仁等人的话语,别的不说,亲疏有别的观念一时总难以摆脱吧?”
当天,《民立报》以《欢迎!欢迎!》为题发表了专题评论,独立各省的欢迎电报如雪片似的飞往上海,其中自然也包括秦时竹控制下的东北三省。
26日晚,黄兴、陈其美、宋教仁、马君武等人在哈同公园宴请孙中山。席间,密商举孙中山为大总统,并决定分途向各省代表示意。
27日,更多团体致电南京各省代表:“请举孙中山先生为总统,以救国民。兆成一志,全体欢迎。”就连在美洲的全体同盟会会员也致电《民立报》转各省代表说:“孙先生才、德、望,中外相孚,请举为总统,内慰舆望,外镇强邻。”
更为惊人的消息由《人民日报》带来,公开发表了对孙中山的贺电,并向各界通报了狭谷大捷、擒杀敌酋的消息,各界又纷纷电贺东北。
当天,《民立报》以《战乎?和乎?》为题发表社论,反对以“口舌之力结此大革命潮流”。北方革命协会各团体在天津集会,一致议决吁请孙中山制止各省代表与袁世凯中途议和,以贯彻全国彻底革命的初衷。
孙中山本人接到大捷电报后,极为兴奋,本来他还对秦时竹等人有所保留,但此刻完全相信了东北的革命姿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