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一般人很难购置,而北方集团在伦敦市场发行的债券却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
对北方集团在证券市场翻云覆雨的能力,欧美各大财团都是极为敬佩的,欧战已证明了北方集团的英明,现在中日的金融之战同样也在验证这个道理,只是北方集团现在的举动未免很有些出人意料,给人以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市场明明对华元本币债券十分热衷,甚至可以接受年息3.5厘的华元债券,为什么北方集团对这种需求视而不见,反而还要继续发行5厘的英镑债券呢?既然已拥有了“准国债”的地位,为什么不凭借这一优势而寻求最低成本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伦敦、纽约的银行家们试图分析整个行为背后的来龙去脉,但看到的却是用传统经济规律无法解释的现象: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债务国,仅次于德国,但骇人听闻的是,中国居然同时还是世界上本币币值最坚挺的国家——没有之一,近10年来除了相对于黄金略有贬值外,对其他主要国际货币都是升值的,而无论是资本项目还是经常项目,中国都处于大规模入超的地位——这是用经典理论难以解释的事情。更让人崩溃的是,华元的发行量逐年都在扩张,虽然中国央行的有关数据统计是秘而不宣的,可在华金融机构的头面人物都是人精,私下估计华元10余年来流通量至少增加了5倍,如果这种行为出现在其他国家一定引起大规模的通货膨胀与货币贬值,但华元的币值却是一路走高,通胀也十分温和。
这种奇异现象已颠覆了经典经济理论的基础,有关冲击效应差不多类似于量子力学对传统牛顿理论的冲击,可现在的事实是,量子力学的基础已基本建立起来了,而中国货币现象的理论解释却一直未能成型。为了近距离考察中国经济,著名的费雪方程式发明者,计量经济学掌门人、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先生宣布接受中美学术交流基金的聘请,前往中国人民大学担任为期3年的客座教授,重点探讨分析中国这种特异的货币现象。
自然,也有忧心忡忡的“国际友人”对华元不断的升值情况表示忧虑:本币不断升值的后果必然窒息货物出口,形成显著的贸易逆差,倘若流入中国的国际资本不能抵消这个逆差,那么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会面临经济的全面崩溃,这种说法在学术圈中被概括为“中国崩溃论”而颇有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