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十六面骰状的璇玑天枢扣上,一个个浮动的浓黑符文,接连不断地融入闭眼的少女身躯。
少蘅的体内,那些先天堵塞的细小经络,在被真经吸引来的灵气飞速打通。
而一个个古朴符文如同砖瓦建房,为其铸就出崭新的周天运行方式,暗合大道之韵,叫她一举一动间,都可吞纳天地灵气。
雄浑的崭新法力,在不断涌入气海丹田,冲刷着那一枚原本覆有银纹祥云的黄芽。
那些原本的银纹快速褪去,渐化作似可包容万色的淡灰,而如苍茫蛮荒的上古图腾开始如浮雕一般,呈于黄芽的表皮上。
少蘅睁开双目,忍不住感叹。
“原来天工之道,竟是如此。”
炼丹、绘符、制器、布阵、御兽……这种种修行之技,在《天工神藏造化真经》的概念中,都被简化成了一个“我想要,我得到”的过程。
而这简直和少蘅太过契合。
她初涉此道,却已叹服当年的天工神女是何等奇才。天工道看似是一切技艺的总和,但又有隐隐凌驾万千技艺之上的趋势。
在少蘅的理解当中,旁的技艺大多是在‘制造’,而天工则是在‘创造’。
她想要什么,就通过天工术,创造出满足自己所有需求的东西来。
如同造化春晖,有无限可能。
而作为功法,这部真经内含造化大道,也无愧天地最顶尖的道经之一。仅是刚转修功法,少蘅体内法力全数转换,炉数不进反退,最后只余下了九百一十七炉法力。
可论其质,此刻的一炉法力更比之前的十炉法力更要绵长强劲。
“恭喜你,修成了真经的第一篇。”
《天工神藏造化真经》共分九篇,每一境对应一篇,而每修成一篇,就意味着对应境界再无瓶颈。
少蘅看向声音的源头,那座银塔已彻底崩裂,从中飘出来了一缕模糊人影,天枢扣中的那具尸身,早就闭上了双眼。
“姜师叔。”
时隔千年,少蘅获得真经认可,便已是天工法脉的第十九代真传弟子。
而姜逢青作为第十八代真传,从辈分而言,并无差错。
她又问道:“姜师叔有何心愿?我此行前来寻觅真经,曾得到了福灵真君,嗯……也就是黄白露长老的嘱托,希望我将你的遗物带回,不过没想到你还有残念留存。”
那模糊的人影渐渐清晰,姜逢青托着下巴,笑道:“白露那个小丫头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