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因为大伯的一句话,周围的人也都觉得在理,纷纷附和着说,这倒不失为一个折中的好办法。
正好朱彦林和朱大娘是坐着马车来的,我们这出远门也不用走路这么累了。
当然,原本朱大娘对我们坐马车是不大乐意的,说是老马出门时草料都还没吃几口。
但朱彦林要在李玉书面前表现自己,便自作主张说服了朱大娘,请了我们三个上了马车。
到县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我们路上停下来吃了碗面,这会并不饿。
说是要支个摊子做点小生意,可做生意哪有那么简单。
就说做面点这件事,桌子椅子,锅碗瓢盆,锅具灶头,这些都要银子。
李玉明和李玉书凑了一两银子,准备先拿这点买些必要的东西,开了张再说。
朱彦林抠抠嗖嗖的从腰里摸出几两碎银子,交到李玉书手里,说道:“玉书妹妹,我出门赶的急,也没带多,不够的你从这里拿,我再去盘两间客店,我们晚上好住!”
李玉明并不想要朱彦林的银子,但一想还有很多东西要准备,就勉为其难的说道:“这约么有四两银子,算我们兄妹借你的,等赚了银子,我们慢慢还你!”
朱彦林连忙摆手说道:“都是一家人,就不必说这样的话了,总之是为玉书妹妹,我在所不惜!”
就这么着,还是在以前的地方,还是那个摊位,李玉明和李玉书就忙活了起来。
朱彦林说是去租房子,也没见他动,烧火做饭的活,他也不会做,就在那里傻站着。
李玉书的手艺确实不错,到了傍晚时候,飘香的面引来了一二十个食客。
大家吃的赞不绝口。小本生意,量足味美,很快这小摊子就成了远近有名的面点摊位了。
没半个月,李玉明就盘下了一间门面,只不过这盘店的银子,是有几位食客借的,他们觉得有了固定的店面,这生意方能做的更好。
这也算有了招牌。李玉明和李玉书从此更加卖力的干活。
而朱彦林除了读读书,也当起了掌柜的,帮着记记账什么的。
有一日,突然来了个面相凶狠,言行粗鲁的光头男人,进门就是一顿打砸,嘴里还大放厥词:“哪个不长眼的敢在老子的地盘做生意,保护费都不知道交,谁给你们的胆子!”
朱彦林吓的直接钻进了柜子底。
我上前说道:“不知道这位好汉怎么称呼,我们初来乍到,并不知道这里的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