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个个对他们极尽照顾。
说起来,也是叫人唏嘘。
想不到他这两兄妹早早就尝尽人间疾苦。
我也因此明白了李玉明为什么一定要去投军,想来也是要为爹娘和叔婶报这血海深仇吧。
媒婆约莫半个时辰就返了回来。
一进门,她就笑吟吟的嚷道:“哎哟,快累死我这半老婆子了,快给我碗水喝!”
看她这眉开眼笑的模样,这媒,她是说成了。
李玉书忙去端了碗水,又拿了个条凳,给媒婆送了过去。
媒婆接了水咕咚咕咚两口就下了肚。
喝完坐下笑呵呵的说:“成了,成了!”
大家都跟着舒展开笑颜。
媒婆哎哟个不停,诉说着这一趟她是多么的不容易:“我可是好说歹说,人家方才同意!”
其中一位大伯从怀里掏出红纸包着的喜钱,交给了媒婆:“多谢您从中干旋,一点小心意,您且收下!”
媒婆两眼完成了一弯新月:“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说着就收了喜钱,又接着说道:“只不过有一点,我仔细得把话带到了!”
“事急从权,这既然明日就要成亲了,其他的一切就都免了,那朱家公子是个读书人,这两年因为老娘生病,他身上自是也没几个银钱,因此这……”
大伯们看着李玉书,纷纷说道:“朱公子是个读书人,日后定能考个好功名,玉书,切不可斤斤计较这一时的得失!”
李玉书点了点头。
旁的我自是不大懂,但那意思,是彩礼这些一切都免了。
原本成亲这件事,是需要两家人坐下来好好商谈一下,几点发嫁,几点新郎带人来接,几点拜堂,几点入洞房,这些个都是有讲究的。
一个事急从权,把这一切都免了,对于女方来说,确实有些欺负人了。
不过也是长辈们说的,日后这位姓朱的读书人若是人品浪好,踏实肯干,好好考个功名,其他的,都是其次。
媒婆话锋一转,又说道:“明日午时进门,朱家的轿子会提前来接,旁的那些个习俗也都免了,这时间太着急,一时也买不到喜糖大枣桂圆这些个好吃的东西。”
李玉书仍是点了点头。
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若是我的阿离日后嫁的男子,也这般轻怠,我宁愿她不嫁。
我不禁在心里暗暗叹气,若是因为真的穷,这些能免则免也就罢了,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