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崔琰听说家里囤了很多物资,如果超出家里使用量,可以捐一些给需要的人,并嘱咐父亲、母亲和奶奶减少外出频率。
崔父犹豫了一下,想到那些因为买不到物资而发愁的人,他咬了咬牙,决定把家里多余的口罩、消毒液等物资都捐出去。
崔母非常支持崔父的决定。他们把物资整理好,送到了乡镇指定的捐赠点。
看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崔父心里感到一阵温暖。他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抢购虽然有些盲目,但现在能把这些物资用到该用的地方,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2003年4月20日:国务院宣布取消五一长假,各地加强防控,教育系统全面进入应急状态。
4月21日,县一中响应防控要求:非典(SARS)疫情期间,学校为保障师生健康安全,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防控措施:
1. 校园出入管理
封闭式管理:严格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师生进出需测量体温并登记。
体温监测:在校门口设置体温检测点,发现发热者立即隔离并上报。
2. 日常卫生与消毒
加强消毒:每日对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公共区域进行高频次消毒(如使用含氯消毒剂)。
通风要求:教室和宿舍保持全天通风,减少密闭环境传播风险。
个人卫生:督促学生勤洗手,配备肥皂、洗手液或消毒用品。
3. 健康监测与报告
晨检/午检制度:每日测量学生体温,记录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如发热、咳嗽)立即隔离并联系医疗机构。
缺勤追踪:对请假学生核实原因,疑似病例需及时上报教育部门和疾控中心。
4. 教学调整
分班/错峰上课:减少班级人员密度,或采取分时段上下课。
住校生:住校生非必要原因,不得离开学校。
走读生:发放通行证,通行证每日签到,仅限上学、放学使用。上学、放学都要进行体温测量,中午不得离校。
5. 应急预案
隔离区域:校内设置临时隔离室,用于安置疑似症状人员,等待专业医疗处置。
联防联控:与当地医院、疾控中心建立联系,确保快速转运和救治。
6. 宣传教育
防疫知识普及:通过广播、黑板报、班会等形式宣传非典防护知识(如戴口罩、避免聚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