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21日我校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以后,全校大多数同学能自觉维护学校的秩序,认真学习有关防治“非典”的知识,以积极而健康的心态去面对“非典”。
随着封校时间的推移及“非典”疫情的发展,部分同学由于误听误信而出现了紧张、恐慌、担忧、郁闷、敌视等心态。这种状况既不利于学校稳定和学生正常生活,也不利于“非典”的预防。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为处理 “非典” 预防期间学生中出现突发心理问题,特制定本预案。
县一中现有如下措施:
1、成立非典时期学生心理问题处理组,负责对出现异常行为学生的心理会诊。(成员:王梅、刘之津、杨华、王依兰、李丽)。
2、实行逐级上报制度。对于没有出现心理异常情况的班级,每天由各班班长向班主任报告本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然后由班主任将情况报至校学生工作分管领导。
3、对发现的心理异常的同学,先要保证人员到位,果断采取跟踪、保护措施。对心理异常的同学做到三个清楚:清楚其心理异常的产生原因;时刻清楚其人在什么地方;时刻清楚其目前的发展状况。
4、对于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或难以处理的问题,要在第一时间上报至校学生工作处。由学生处组织心理、医学方面的专家对学生采取帮助措施,教学办应派一名教师专门负责协调工作。
到了5月底,学校终于解封。校园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走出宿舍,脸上洋溢着久违的轻松。那些之前因“非典”而紧张的情绪,也随着解封渐渐消散。
班长们不再每日汇报心理健康情况,老师们也松了口气。同学们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在操场上尽情奔跑,在教室里热烈讨论。
然而,解封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顾虑。学校依旧在校园各处放置了消毒用品,提醒大家继续做好防护。曾经参与心理问题处理组的老师们,也会在校园里与学生们交流,看看大家是否还有残留的心理负担。
班主任曼丽老师笑着对同学们说:“虽然解封了,但健康可不能松懈。”
同学们纷纷点头,经历了这场封校,大家都成长了不少,更加懂得珍惜正常生活的可贵,也以更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崔琰和李桐也迫不及待地约着一起去吃饭,封闭校园用餐是班级制,崔琰一个月没和李桐一起吃饭。
一路上叽叽喳喳地分享着封校期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