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经历以及她与陈瑞斌的关系。
赵旭凤说,陈瑞斌是她博士研究生的导师。用她的话说,她是陈瑞斌的学生,也是他的员工。在理工大学的人都知道,陈瑞斌是个出了名的工作狂。在他手下读硕士和博士,基本别指望有休息时间。他对学生的科研要求非常严格,每周必须在实验室待满六天,论文只能发sci。学生们在他的“威逼”下练就了一身本领,倒也没什么怨言。
陈瑞斌出车祸的那年,她正好在陈瑞斌的一个项目组里打工。后来项目停摆,她只能外出工作。凭借博士的学历,她很快就在振东药业找到了工作,这两年结婚生子,日子还算过得不错。赵旭凤有些意外,陈瑞斌的车祸当年已经处理完了,怎么还有人来了解情况?
张昭显然对这些家长里短没什么兴趣。他听完后,径直问道:“当年你们这个项目组除了陈瑞斌,谁还是里面的骨干?”
赵旭凤想了想,说道:“这个项目是陈教授一手策划实施的,但是核心研究我们都参与了。非要说骨干的话,我们这个课题组除了打杂的硕士研究生,剩下我们七个博士都算骨干。只可惜这个项目因为陈教授的死而彻底停摆,我们甚至都没有熬到临床阶段。”
张昭犹豫了一下,说道:“你作为一名化学制药方面的博士,应该知道你们当初研究的甲基苯丙胺的左旋体,应该知道它的右旋体就是冰毒吧。”
赵旭凤有些愕然,点头道:“甲基苯丙胺有旋光性,这点我们是知道的。当时,陈教授特意跟我们说过这里面的厉害。不过,虽然外行看上去觉得手性分子机构似乎很容易复刻,但稍微懂行的都清楚,那完全是两种化学成分,互相转化是很困难的。”说到这里,赵旭凤突然明白了什么,马上问:“你们怀疑有人用我们的研究结果制毒?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这是不可能的。你们可以问任何一个内行,这是一个基本常识。”
杜馨笙看她情绪有些激动,赶忙安抚道:“赵博士,您别激动。我们只是来请教一些问题,没有任何人怀疑你们。这一点,请您放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