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记在实录,皆成国史。研修官场发达秘籍的有心人自然知道,皇家父子间的罅(xià)隙,便是他们的机会所在。开元八年(720年),驸马都尉裴虚己带着预言天命的禁书去找岐王。开元九年(721年),岐王和薛王在一夜之间全部被赶往封地;皇帝严厉地下发禁令,禁止诸王与大臣交游。与岐王、薛王交好的大臣先后被贬。天宝五载(746年),太子与大舅子韦坚密谋要篡位。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利用席卷整个国家的叛乱,把他从皇帝的位置上“请”了下来。李隆基终其一生最用力想要保留的亲情,总是最快离他而去。
至德二载(757年)的冬天,玄宗从成都回到长安,避开大明宫里的新皇帝,住回了兴庆宫。他再次登上花萼相辉楼,烟云满目,曾经围绕兴庆宫的宁王、薛王宅,草树空长,人去楼空。
十
公元760年闰四月,肃宗改元“上元”。八十多年前,他的曾祖父唐高宗已经用过这个年号,按道理,不应该重复使用;但肃宗一定要再用一次。在他的改元赦文中,肃宗一再强调“上元”的革故鼎新意味,他要与玄宗的时代彻底划清界限。
这一年,兴庆宫勤政务本楼东的五龙坛在本该享祭的时节格外冷清。肃宗改元上元的同一个月,废止了玄宗登基后不久创立的“龙池祭”。兴庆宫从此被从国家的礼仪地图里划了出去,这座宫殿与他的主人一道,再也不是李唐政权的组成部分。同时,肃宗又把天文机构司天监的地址由秘书省南面搬迁到永宁坊张守珪故宅,司天监建有高七丈、周长八十步的观天台——灵台。站在高大的灵台上,可以观云物星象,更可以清楚地看见地势低洼的兴庆宫内的一举一动。
玄宗曾经最得意的,是他的聪明与仁慈。他以为自己必定与他的长辈们不同,他以为自己必能够在权力的屠场里既保有权力也保存家庭。现在他知道了,这是他对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情。曾经有最出色的诗人为他写应制诗,赞美“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现在,那些华美热闹的歌颂都想不起了,他总不自觉对着他眼前的木偶喃喃自语: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9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