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首先是一种选择,它是针对梦中所发生的事件、景象而言的。我们在前文中也提过:人在回忆的时候,是把经历过的事情重新整理一遍。他往往依据意愿去进行选择,这些选择都可以支持他达到优越感目标。同样地,我们所选出的事件都是和生活方式一致、能够体现出生活方式的。这样的选择仅仅是生活方式与我们遇到问题产生联系后得到的结论而已。在梦中,生活方式是专横独断的,而要解决现实问题,就需要用到常识,生活方式却一直不肯退缩。
梦的构成有哪些?弗洛伊德曾特别指出:构成梦的元素主要是隐喻和符号。这一点,其实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已经发现了。就像一位心理学家说的:“我们在梦里都是诗人。”可是,为什么组成梦的不是简单的语句而是隐喻和符号呢?这是因为,为了避开常识,我们就不能用直白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愿望。隐喻和符号可以是虚无缥缈的,它们所表达的可以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它们可以把相悖的理论联系在一起,而这其中很可能存在虚假的内容。梦里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是荒唐的,它们可以引发我们的感受,而我们在清醒的时候就可以发觉。我们常常用这样的话来提醒别人:“你别孩子气了。”“你为什么哭呢,像个女人一样。”我们常常在比喻的时候将不相干的东西混杂在思想中。比如,一个身材高大的人被一个弱小的人激怒时,他可能会这样表达他的愤怒:“他只是一只小虫子,只配趴在地上。”
隐喻是一种非常美妙的语言工具,但是它难免会造成自欺欺人的局面。当荷马[14]将希腊的军队描述得像雄狮一样时,他就是在使用夸张的比喻手法。我们知道,事实其实是这样的:一些疲惫和脏脏的士兵在战场上匍匐前行。虽然我们知道他们不是雄狮,可荷马希望我们能有那样的感觉。当诗人们将他们挥汗如雨、气势如虹、金戈铁马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时,我们一定会产生那样的感觉。
比喻可以给人唯美的想象,就像幻觉一样。但是,读者们必须注意,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意义是错误的,那么运用隐喻和符号就是一种危险的行为。
一个学生面临着一场即将到来的考试。这是个简单的问题,他需要鼓足勇气、竭尽全力做好准备。然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