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
首页

第42章 禅宗:静默的哲学(2)

描述的,它好比飞跃。只有发生飞跃之后才能成佛。

这样的飞跃,禅师们常常叫做“见道”。南泉禅师普愿(830年卒)告诉他的弟子说:“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岂可强是非也。”(《古尊宿语录》卷十三)达道就是与道同一。它如太虚廓然,也不是真空;它只是消除了一切差别的状态。

这种状态,禅师们描写为“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二)。后两句最初见于《六祖坛经》,后来为禅师们广泛引用,意思是,只有经验到经验者与被经验者冥合不分的人,才真正知道它是什么。

在这种状态,经验者已经抛弃了普通意义上的知识,因为这种知识假定有知者与被知者的区别。可是他又不是“无知”,因为他的状态不同于南泉所说的“无记”。这就是所谓的“不知之知”。

一个人若到了顿悟的边缘,这就是禅师最能帮助他的时刻。一个人即将发生这种飞跃了,这时候,无论多么小的帮助,也是重大的帮助。这时候,禅师们惯于施展他们所谓“棒喝”的方法,帮助发生顿悟的“一跃”。禅宗文献记载许多这样的事情:某位禅师要他的弟子考虑某个问题,然后突然用棒子敲他几下,或向他大喝一声。如果棒喝的时机恰好,结果就是弟子发生顿悟。这些事情似乎可以这样解释:施展这样的物理和生理动作,震动了弟子,使他发生了准备已久的心理觉悟。

禅师们用“如桶底子脱”的比喻,形容顿悟。桶底子脱了,则桶中所有之物,都顿时脱出。同样,一个人顿悟了,就觉得以前所有的各种问题,也顿时解决。其解决并不是具体解决,而是在悟中了解此等问题,本来都不是问题。所以悟后所得之道,为“不疑之道”。

无得之得

顿悟之所得,并不是得到什么东西。舒州禅师清远(1120年卒)说:“如今明得了,向前明不得的,在什么处?所以道,向前迷的,便是即今悟的;即今悟的,便是向前迷的。”(《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二)在前一章我们已经知道,按僧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

相关小说

铩羽人传记之初闻道 都市 /
铩羽人传记之初闻道
八零异乡流浪客洛清月
七八小说免费提供作者(八零异乡流浪客洛清月)的经典小说:《铩羽人传记之初闻道》...
760184字06-24
一胎三宝,我带军火穿越成王妃 都市 /
一胎三宝,我带军火穿越成王妃
莫小妤
七八小说免费提供作者(莫小妤)的经典小说:《一胎三宝,我带军火穿越成王妃》最新章...
1340040字06-30
精灵:可尔妮的直男男友 都市 /
精灵:可尔妮的直男男友
第五十二天
七八小说免费提供作者(第五十二天)的经典小说:《精灵:可尔妮的直男男友》最新章...
1699699字06-27
都市逍遥小神医 都市 /
都市逍遥小神医
花小楼
都市逍遥小神医是由作者花小楼著,免费提供都市逍遥小神医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
726505字12-21
阴山静卧亘古草原 都市 /
阴山静卧亘古草原
揽景会心
七八小说免费提供作者(揽景会心)的经典小说:《阴山静卧亘古草原》最新章节全文阅...
1700416字06-23
血色缅北军阀逐鹿为王 都市 /
血色缅北军阀逐鹿为王
巨飞雪
七八小说免费提供作者(巨飞雪)的经典小说:《血色缅北军阀逐鹿为王》最新章节全文...
1281907字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