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
首页

第17章 道家第二阶段:老子(2)

什么,就是它的德。老子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第五十一章)这是因为,道是万物之所从生者,德是万物之所以是万物者。

按照“无为”的学说,一个人应该把他的作为严格限制在必要的、自然的范围以内。“必要的”是指对于达到一定的目的是必要的,决不可以过度。“自然的”是指顺乎个人的德而行,不做人为的努力。这样做的时候,应当以“朴”作为生活的指导原则。“朴”(silicity)是老子和道家的一个重要观念。“道”就是“璞”(“uncarved block”,未凿的石料),“璞”本身就是“朴”。没有比无名的“道”更“朴”的东西。其次最“朴”的是“德”,顺“德”而行的人应当过着尽可能“朴”的生活。

顺德而行的生活,超越了善恶的区别。老子告诉我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第二章)所以老子鄙弃儒家的仁、义,以为这些德性都是“道”、“德”的堕落。因此他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三十八章)由此可见道家与儒家的直接冲突。

人们丧失了原有的“德”,是因为他们欲望太多、知识太多。人们要满足欲望,是为了寻求快乐。但是他们力求满足的欲望太多,就得到相反的结果。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十二章)所以,“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为什么老子强调寡欲,道理就在此。

老子又同样强调弃智。知识本身也是欲望的对象。它也使人能够对于欲望的对象知道得多些,以此作为手段去取得这些对象。它既是欲望的主人,又是欲望的奴仆。随着知识的增加,人们就不再安于知足、知止的地位了。所以《老子》中说:“慧智出,有大伪。”(第十八章)

政治学说

由以上学说老子演绎出他的政治学说。道家同意儒家的说法:理想的国家是有圣人为元首的国家。只有圣人能够治国,应该治国。可是两家也有不同,照儒家说,圣人一旦为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

相关小说

都市逍遥小神医 都市 /
都市逍遥小神医
花小楼
都市逍遥小神医是由作者花小楼著,免费提供都市逍遥小神医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
726505字12-21
精灵:可尔妮的直男男友 都市 /
精灵:可尔妮的直男男友
第五十二天
七八小说免费提供作者(第五十二天)的经典小说:《精灵:可尔妮的直男男友》最新章...
1699699字06-27
铩羽人传记之初闻道 都市 /
铩羽人传记之初闻道
八零异乡流浪客洛清月
七八小说免费提供作者(八零异乡流浪客洛清月)的经典小说:《铩羽人传记之初闻道》...
760184字06-24
一胎三宝,我带军火穿越成王妃 都市 /
一胎三宝,我带军火穿越成王妃
莫小妤
七八小说免费提供作者(莫小妤)的经典小说:《一胎三宝,我带军火穿越成王妃》最新章...
1340040字06-30
校花的贴身狂少 都市 /
校花的贴身狂少
书与咖啡
校花的贴身狂少章节目录,提供校花的贴身狂少的最新更新章节列表。
3063197字07-01
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 都市 /
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
砺军
5140469字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