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石坳的冬天格外寒冷。清晨,霜花爬满了土坯房的窗棂,像是一幅天然的冰雕画。五岁的林福瑶蜷缩在薄薄的棉被里,小脸冻得通红。她听见母亲在灶台边忙碌的声音,柴火噼啪作响,锅里煮着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玉米糊。
"瑶儿,起床了。"母亲张桂香轻声唤道,声音里透着疲惫。
福瑶一骨碌爬起来,光着脚丫踩在冰冷的泥地上。她早已习惯这种寒冷,甚至能在结霜的院子里赤脚跑来跑去。大姐林福秀正在帮母亲烧火,二姐林福珍在喂鸡,哥哥林福强则跟着父亲去地里干活了。
"今天能多吃一口吗?"福瑶眼巴巴地望着锅里的玉米糊。
张桂香叹了口气,用木勺搅动着锅里稀薄的糊糊:"等秋收后,咱们就能吃饱了。"
福瑶懂事地点点头,她知道家里的粮食总是先紧着干重活的父亲和哥哥。她捧着粗瓷碗,小口小口地啜饮着热乎乎的玉米糊,仿佛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2.
吃完早饭,福瑶像往常一样跑到村口的老槐树下。这里是村里孩子们聚集的地方,也是她最喜欢的地方——因为从这里能看到通往山外的小路。
"福瑶,你又来看'老师'了?"村里的小伙伴阿毛笑嘻嘻地问。
福瑶点点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小路尽头。每周三,村里的民办教师王老师都会从镇上回来,背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里面装着给孩子们的书本和粉笔。
"我以后也要当老师。"福瑶突然说,声音虽小却坚定。
阿毛做了个鬼脸:"女孩子当什么老师!我爹说了,女娃子长大了嫁人就行。"
福瑶没有反驳,但心里那股渴望却更加强烈了。她想起王老师说过的话:"知识能改变命运。"虽然她还不完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她知道,那些书本里一定藏着比玉米糊更能填饱肚子的东西。
3.
下午,福瑶跟着姐姐们去山坡上挖野菜。这是她们每天必做的活计,野菜能填补粮食的不足。
"姐,为什么我们不能去上学?"福瑶一边挖着苦菜,一边问大姐福秀。
福秀头也不抬:"家里供不起。爹说了,哥哥是男娃,得上学认字,将来撑门户。我们女娃认字没用,早点学会干活才是正经。"
二姐福珍插嘴道:"隔壁村的李婶说,女娃读书读多了,心就野了,不好找婆家。"
福瑶撅着嘴,小手狠狠地挖着泥土,挖出一棵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