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长身份,只以牵线人的口吻说明。
听到这个数字,赵绍青激动不已。
原本为完成学校的筹款任务,他才不得已向学生开口求助,没想到竟能争取到如此巨额的支持。
当即拨通儿子赵家忠的电话,安排后续对接事宜,苍老的声音里满是欣喜与感激。
A城实验中学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于教学楼筹建资金的重要会议正在进行。
校长主持会议,学校管理层、骨干教师齐聚一堂,陆见秋昔日的老师们也在其中,包括赵绍青的儿子赵家忠。
"经过统计,目前的筹建资金情况已经明确。"
校长开始汇报工作。
对于这次筹资任务,赵家忠心里直犯愁。
他调入这所学校才两年,既没有在这里培养过毕业生,也缺乏人脉资源,与那些扎根几十年、桃李满天下的老教师相比,在拉赞助方面毫无优势。
"尽管大家都很努力,校友们也慷慨解囊,但目前资金缺口仍有五百万。希望各位继续想办法,尽量补上这个缺口。"
校长的发言让赵家忠愈发紧张,他低着头,生怕被点名。
这时,校长把目光转向陈琴:
"陈老师,能不能再跟柳同学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多争取一些赞助?"
在此次筹资中,柳盈盈的星云公司赞助的八百万是最大一笔款项。
作为柳盈盈当年的班主任,同时也是陆见秋的数学老师,陈琴自然成了校长眼中的关键人物。
"校长,这恐怕不太好办。盈盈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再开口恐怕不合适。"
陈琴面露难色。
她和柳盈盈私交不错,了解企业运营的不易,实在不忍心再开口相求。
"您再试试看,成不成没关系。"
校长依然坚持。
陈琴只能含糊答应:
"我尽力吧,但希望不大,学校还是要准备其他方案。"
她心里明白,绝不能在会上公然反驳校长,只能先敷衍过去。
接着,校长开始布置下一项工作:挑选形象好、才艺佳的学生,为即将举行的筹资签字仪式做准备。
学校计划邀请媒体报道,还要对赞助商进行公开表彰,因此对这场活动十分重视。
就在校长安排工作时,一阵手机铃声突然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发现竟是赵家忠的手机。
这个尴尬的时刻,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