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先生,这里的农机实在太全了,我在国外都没见过这么多种类的拖拉机,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一台拖拉机可以组合出各种功能来。而且从发动机功率就可以看出这完全就是为了我国的国情而专门设计生产的。”
“哦,为什么这么说?”
“你看国外的农场一般都是耕种面积很大,但用人很少,所需要的机械往往越大越合适,可我们国情不同,土地都是在广大的农民手中,土地面积不大,你看这里的拖拉机,从最小的12马力一直到600马力,全部都有,我刚才数了一下,差不多有150多种规格”
“如果连他们说的那种适合山区、丘陵耕作的手扶拖拉机和微耕机,能超过200种。所以我才说这完全就是按我们国情专门设计的吗。”
“还真是这样,你不说我倒是真没注意。西方的土地掌握在少数有钱人手中,而毛熊的土地则是集休大农场,情况其实也差不多。拖拉机等农机具自然是越大越好,可这些.....究竟是哪个国家生产的呢?”
要是刘旭在他们身边一定会佩服这些老前辈的眼光,这可是后世几十年根据各地的需求不断完善的结果。
刘旭转了一会儿后,看到了尹中震,不由的问道:
“老尹,怎么样啊今天,咱们拖拉机订出去多少了?”
“刘先生,非常好,那边都有点登记不过来了,大部分都是附近效县的农民来采购的,好多都是两三家关系不错的筹钱一起买的。”
“哪个机型卖的最好?”
“40马力的拖拉机卖的最好了,这个相对要便宜不少。好有不少买四不像和农用三轮车的,不过那些人都是想着跑个运输什么的。”
“要是这种情况的话,你们可以多鼓励城市无业人员来购买用跑运输,这样吧,咱们承诺只要是买了车用于跑运输的车,过几天咱们全部聘用,连车带人的雇佣。这样一个工地下来他们肯定能回本,而且还能赚不少。”
“那可就太好了,我估计咱们要承诺的话,这点都不够卖的。刘先生你转着我得去忙了。”
“好吧,我就回去了,你记得每款都要留下一辆做为样品,不要都卖出去了。回头啊,你要想想怎么扩张的事情了,咱们不能只在滨海啊,要到全国各地去将我们的门店建立起来,顺便也让老陈的银行跟着扩张,他的金融服务得跟上才行。”
“好的,回头吧,下来有时间了我们去商量一下,我顺便问一下别的组,要是有需要的话就一起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