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才能掌握主动权。”
这时,一位来自极寒星的女性代表冷冷地说:“说得倒是好听,可谁能保证我们的研究成果不会被滥用?”
夜凌微微一笑,抬手一挥,全息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复杂的数据网络图。
“这是我们初步搭建的‘源能科技共享平台’。”他指着屏幕上的节点解释道,“每项技术都会标注等级和使用权限,只有通过审核的单位和个人才能调用。同时,我们会成立一个独立的监管机构,确保信息流通公平安全。”
“听起来挺不错。”风烈插了一句,“但具体如何操作呢?有些星球擅长源能武器开发,有些擅长能量防护,怎样平衡各方需求?”
夜凌看向风烈,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就是第二步。我们不仅要分享,还要融合。比如,将南辰星的能量护盾系统和极寒星的低温冷却技术结合起来,或许能研发出更强大的防御体系。”
“这……”几位代表开始低声讨论,脸上的神情逐渐缓和。
“更重要的是。”夜凌接着说,“我们要共同研究新的发展方向。如今的源能科技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难题尚未解决。若能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既能提升整体实力,也能为未来可能爆发的大战做好准备。”
会场安静片刻,随后,一位年轻的工程师代表率先举手:“我支持这个计划!我们可以先从基础能源转换模块入手,这是所有设备运行的基础。”
“我也同意。”南辰星的老者缓缓点头,“只要机制完善,不妨一试。”
看到几位重量级人物表态,其他代表也纷纷表示愿意参与。夜凌看着这一幕,紧绷的嘴角微微上扬,心中稍感宽慰。
接下来的几天,联盟内部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交流热潮。各星球的科研团队齐聚中央星城,在专门设立的“源能科技交流中心”里对接协作。
夜凌全身心投入到多个项目的协调工作中。他运用源能幻域系统解析复杂的数据模型,眼睛紧紧盯着屏幕,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他还帮助工程师们优化实验流程,每当遇到分歧,总能想出折中的办法,让双方都满意。
然而,正如他所预料的,问题还是出现了。
在一次关于“高密度能量存储装置”的研讨会上,极寒星和曙光星的研究员吵得不可开交。
“你们的技术根本无法大规模应用!”曙光星的代表猛地一拍桌子,站起来大声吼道,“我们的纳米储能结构才是未来的主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