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多里,而且出了河西走廊,就是地荒人稀之土,难以供养大军。而铁木真兵强马壮,拥十万蒙古铁军,需要出动二十万大宋兵将,且战且耕,稳扎稳打,才能摧破之……”
\n
二十万宋军打败十万铁木真的蒙古军……这样的事情在另一个时空是根本不敢相信的。首先是打不过。其次拥有七八千万人口的南宋,那时也很难一下子抽出二十万能够远征,能够野战的精兵。
\n
不过对于目前的西宋,别说二十万,就是一百万精兵也是可以轻易动员起来的!
\n
4000多万人口,动员100万战兵算什么问题?
\n
而且这100万西宋兵的战斗力一点都不差,绝对可以击败数量和他们相当的蒙古军队——当然了,前提是不考虑后勤转运,否则就需要大量的士兵去屯田,实际可用于一线的兵力就少多了。岳珂提出的出兵20万,就是包括屯田和占地所需的兵力,要不然哪用得着20万?5万都够了!
\n
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西宋这个国在东宋、大周的重压下,不得不走上了一条极端重视武力的耕战路线,并且一直维持至今。由曲端、岳飞、秦桧等人所创设的“打靶取士”,更是毫不动摇的打了几十年!
\n
打靶考进士考了几十年……考中的当然都是神枪手啊!考不中的,枪法也差不到哪儿去。
\n
而且打靶不仅考枪手,还考枪。
\n
枪不好,靶自然打不准了。
\n
所以在打靶进士的刺激下,西宋的火枪制造技术是很好的。
\n
虽然量产的火枪比不过大周和东宋,但是人家出精品!不仅出精品枪,而且还出精品枪手!
\n
这个时代量产的滑膛枪在实战中的有效射程通常只有几十步,哪怕工厂手工业水平最高的大周军工的量产国也就是这个水准。之所以如此,也不全是因为要节约成本,也不是技术达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