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桓终于被说服了,现在的大宋已经是刀把子和枪杆子说了算的时代了。
\n
如果刀把子和枪杆子都是一伙的,那么朝廷就必然受制于武人。
\n
想要改变这个局面,就必须在“华山派”军官之外再开一个“火枪派”,这样才能达到两派互相牵制之效。
\n
大宋靖康七年三月初一,朝廷终于颁布再开科举的大诏,同时在国中各州县张贴皇榜,宣布在靖康八年举行发解试,在靖康九年举行礼部大比。
\n
而皇榜一出,顿时天下哗然。
\n
因为这一次科举考试的规则,出乎了所有读书人的预料。
\n
考试分成两步进行,第一步考诗赋,也就是作诗。由考官当场出题,考生当场挥毫泼墨,把诗赋写好交上去。不过考官不会从一堆诗作中选出最好的,而是只做出“可”和“不可”的判断。
\n
也就是说,诗赋只决定生员有没有资格去参加第二步考试,并不决定谁可以高中。
\n
实际上就是个资格赛——毕竟是文官嘛,诗总得会写吧?毛笔字总不能狗爬吧?只要会写诗,毛笔字也工整,也就能应付一般的公务了。
\n
至于当好官……大宋原来的考法也没出什么好官,要不然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了。
\n
在能够马马虎虎应付公务后,就可以去参加决定性的打靶了。
\n
打靶取士的规则也简单,就是预先确定得中的人数,然后一轮轮开枪打靶,末位淘汰。直到把多余的人都给刷下去,剩下的就是“得中”的举人或进士了。
\n
而且打靶取士是公开进行的,允许闲杂人等观摩。
\n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打没打中人家看得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