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可以完成控盘。”
\n
当这句话说出,矛头直指选股的马信琪。
\n
毫无疑问,尖峰集团就是一只小市值的家族企业,而且筹码极其分散,完全可以早期介入收集。
\n
眼看马信琪要被“围攻”,徐翔喝了口咖啡,沉声说道:“莱茵生物是我选的,马哥不止一次向我建议操控尖峰集团。”
\n
“???”
\n
“???”
\n
“???”
\n
众人又是满脸问号。
\n
徐翔选的股?
\n
按照他们对徐翔的实力了解,根本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难道另有隐情?
\n
事实上,确实有隐情。
\n
一开始徐翔、马信琪都想着操控尖峰集团,但一位私募的朋友在得知徐翔要炒作莽草酸概念,立马就建议他更换标的。
\n
刚开始,徐翔是不同意的,但当得知莱茵生物的董事长要秘密参与,这就另当别论了。
\n
或许很多散户想不明白,一家企业的董事长为什么要联合游资、机构坑自己,难道就不怕损害公司的利益吗?
\n
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公司上市以后,性质就从私营企业变成了公众企业。
\n
开过公司的都知道,公司赚到的钱,那还是公司账上的,想要变成自己口袋的钱,还需要进行一次,或者多次的资本运作。
\n
一般来说,有的企业老板会用公司的名义买车,不仅可以抵税,日常加油保养还能走公司账。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