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的主考官只不过是幌子,朱元璋这是想要他做明年会试的主考官!
\n
自古以来的鸿学大儒,哪里有不担任至少一届会试主考官的。
\n
这可是增长声望的大好事!
\n
朱元璋年岁渐长,一定会尽快安排李祺,那洪武二十七年的主考官就必然是他了。
\n
李祺毫不犹豫应下,而后拱手正声道:“儿臣有些关于科考之事的不成熟想法,想要上秉父皇决断。”
\n
“你且说来。”
\n
“如今天下儒学,以应天、浙江、江西最为昌盛,所以每科举榜皆是这三地进士最多,北人稀少,这皆是因为三地从蒙元时期就学风昌盛,而北方代代离乱,儒学衰微所致。
\n
虽然事出有因,但儿臣以为此乃取乱之道也!
\n
若是朝堂之上的官员,大多出于江南,那出自北方以及偏远边疆的官员便难以立足。
\n
大明疆域,远迈前宋,足达四海,是以朝堂之上的官员应当来自五湖四海,而非江南一域!”
\n
朱元璋听罢先是闭眼而后又猛然睁开,有些事一旦上了秤,千斤都打不住。
\n
就像是前世若没有南北榜案,可能一直都不会分榜考试,但出现了,就说明问题大了。
\n
“既然提出此事,想必已有办法,一并道出。”
\n
“按省分人,譬如今次要选中三百考生,不及审阅,便先定下各省名额,而后按名额分配,必能均衡天下考生。”
\n
李祺话音落罢,朱元璋眼中便迸出光来,他一听就知道此法之妙。
\n
此法若是实行,只有浙江、直隶、江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