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更是曾笑言,“三个月就能中举人,半年就已经不逊色于常人十年寒窗之功,这样的进步速度,儿臣平生罕见,妹婿有圣贤之姿。”
\n
李祺昨夜写下的文章,已经被送进宫中,从父皇面上的笑容来看,他这妹婿又是写到父皇心坎中了。
\n
朱元璋恰好读完,抬手递给朱标,感慨着笑道:“如果李祺早些醒悟能规劝李善长,可能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n
朱标接过一看,“原来是‘待君以诚’。”
\n
他读的很快,“妹婿言辞恳切,从李氏祸事中得出了为人臣者只有待君若天,凡事都要剖心肝胆,才能使君臣之间相得,这是从前不曾有人讲过的。”
\n
因为这根本就做不到,谁都不会对另外一个人完全敞开心扉,更何况在外儒内法的社会中,君臣关系的本质是“君臣上下一日百战”,双方是对手!
\n
那些圣人们自然不会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其他人写这些,只会被批评媚上,为士林所不耻。
\n
但李祺写这些,却可以解释成,是因为他经历过君臣相疑导致大厦崩塌,家破人亡,于是有此感悟。
\n
这也是加强在朱元璋心中“诚心悔过”的人设。
\n
“标儿,咱准备将李祺推出去了,他既有能力,又有心思,那就不必再多磋磨。
\n
将李祺的文章发出去,让那些大臣们看看,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咱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不是不教而诛的人。”
\n
朱标震惊道:“父皇,您是准备为韩国公府平反吗?”
\n
将李祺推在台前,是个极不寻常的信号,简直不知道会被外廷如何解读了。
\n
“不,恰恰相反!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