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璋。
\n
只要能唤醒朱元璋的舐犊之情,李氏的一只脚就迈出了深渊。
\n
“父皇乃是至情至性之人,唯情能活我家。”
\n
仅仅一封信改变一切,自然不可能,但这会是个良好的开始。
\n
李祺目光幽深,韩国公府有今日的下场,原因很复杂,其中有很多政敌在其中推波助澜,但根本的原因是朱元璋和李善长生出了嫌隙。
\n
胡惟庸案发生在洪武十三年,直到十年后才突然说李善长附从谋逆。
\n
这是因为十年前君臣感情很好,朱元璋不愿意深究,而十年后君臣生疑,于是朱元璋生出了查办的心思。
\n
皇帝的心思如同风中叶动,夏日蝉鸣。
\n
表面上不为人所知,但实际上那些时时揣摩帝心的臣子洞若观火。
\n
那些豺狼敏锐的意识到了皇帝态度的细微变化,于是一拥而上,将韩国公府吞没。
\n
那些人能够利用皇帝态度的变化,李祺自然也能。
\n
韩国公府已经灭亡,那他就只剩下一个身份,皇帝的好女婿,大明的忠臣,为父皇排忧解难。
\n
君臣之间的博弈,不仅仅是权术的对拼,如今李祺以亲情为箭,且看皇帝中不中招!
\n
临安公主捧着信纸,眼泪扑簌扑簌落下,哽咽道:“我要尽快将这封信送到父皇那里,临安想父皇了,父皇也一定想临安了,而且,临安腹中还有孩子,他一定会心疼临安的。”
\n
一家四口中被流放的实际只有李氏三人,临安公主是遵循出嫁从夫才来到这里,她依旧是一品的公主,她若是派婢女出去,理论上是没人敢拦的。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