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曹冲看着刘巴着急的样子,呵呵的笑了,他明白了刘巴的意思,不过刘巴没有明白他的用意。他笑着对刘巴拱了拱手:“子初先生,我懂你的意思了。你放心好了,我不会把荆益的利益白白送人的。事有不测,我也不会束手待毙,我不是那种被仁义道德捆住手脚的人。”
刘巴也笑了,神情显然轻松了许多:“这点我放心,公子谋定而后动,那么多不可能的事都做成了,这件事当然也能成。不过,这次的阻力实在太大了,看看许县的百官的倾向就知道了,他们都被九品官人法勾住了心,还有皇权天授的思想根深蒂固,非一时可以清除。最关键的是,丞相大人的心思一直不是很坚定。你看你准备让荀令君去襄阳的,可是丞相大人一直没有放行,现在又遇到这些事,恐怕一时半会是去不了了。”
曹冲眨了眨有些干涩的眼睛,笑了:“其实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你以为这些当官的愿意被陛下夺走了所有的权利?他们说不定比我们更迫切的要从陛下手里夺回被孝武皇帝用内朝夺走的大权呢,只是他们的眼睛更多的被自己那一小片地方蒙住了,首先要排斥其他学派的人,顾不上和陛下争权罢了。九品官人法?哼哼,如果陛下固执已见,我就把新政印成书,到处免费送去,看看最后这些儒生倾向谁。现在还没到那一步,慢慢来,不着急,我有的是时间跟他们耗。十年不行就二十年,二十年不行就三十年,我不相信用四五十年时间还扭不过这个弯来。”
“二十年一代人,不需要四十年那么久,建安十四年公子施新政,再过两年就是十年了,我们培养的第一批人就快有能到太守级了,荆益四州的县令、县长,有大半是襄阳学院出来的人,再过十年,这天下的官员一大半都是接受公子的想法出来的,享受到公子恩惠而长成的百姓也将成为大汉的主力,民智养成,到时候再搞新政哪里还需要这么费劲。公子的仁恩在于下,这新政也应当由下至上,逐层浸透,公子只要把住大权在手,不让人横生枝节就行了。依我之见,新政的事其实可以放一放,不停的吹着风,把公子的想法慢慢的吹进他们的心里,自然会有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那一天。而丞相大人立嗣的事,才是眼前最重要的。”
曹冲眼前一亮,他一直在想着在稳住曹操宠爱的同时,能够运用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