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想享受和大汉子民一样的待遇,那就先做出和大汉子民一样的贡献。他还告诉那些属国使者,以后你们部落内部的事,可以按你们部落内部的规矩处理,但是涉及到我大汉子民的,必须按我大汉的律令处理,否则别怪我们翻脸。
他的话,象是一滴水浇进了滚烫的油锅,顿时炸了。
西南部益州境内的几个属国还好一点,他们这几年从贸易中受到了许多好处,去年的雪灾中又受到了几乎和大汉百姓同等待遇的救济,不仅普通百姓感激涕零,就连他们那些部落的头领现在也眼红于大汉商户的富庶,恨不得现在就拥有大汉的户籍证才好,因为他们和大汉人做生意,要比大汉人多交一道税,如果成了大汉人,不仅可以少交这一道税,还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好处,比如在路上进驿亭就能吃到更好的饭菜,还能少花许多钱。
至于凉州的羌人,他们早就意识到了属国和成为大汉子民的区别,去年西凉的雪灾虽然不是很严重,也受到了朝庭的救济,从益州、荆州运来的粮食沿着渭水源源不断的进入西凉,在凉州刺史贾诩的安排上,井井有条的进入各郡各县。羌人很快就发现了待遇上的差别,汉人拿到的救济能保证他们活到下一次收成,七十以上的老人居然还每人二斤肉,让他们过年。而他们羌人拿到的最多只有汉人的七成,只能勉强饿不死,根本不可能象汉人一样吃饱。有些羌人红了眼,习惯性拿起刀就想去抢,结果还没得手,就被早有准备的汉人迎头一阵痛击,他们告到护羌校尉韩银那儿去,又被韩银一顿臭骂,还杀了几个人立威。通告全境,再有类似事件发生,杀无赦!不光要杀抢劫的,连整个部落都杀光。
汉人笑了,羌人怕了,他们掂量了一下形势,与死亡相比,大汉的救济虽然吃不饱,也总算饿不死,忍了吧。当然为了能向汉人靠齐,他们也动了心思,要象关中的羌人一样,干脆入籍算了,这样不仅能多领一点救济粮,还能享受送一个子弟入学的优惠。反正现在大汉的百姓过得也不错,虽然辛苦一点,倒也能吃饱喝足,衣食无忧,万一受了灾还可以享受朝庭的大批赈济,这对于半耕半牧的羌人来说,太重要了。
匈奴人很矛盾,他们一方面不愿意成了汉人的一部分,汉人太多了,他们匈奴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