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冰冷的白绫。
***
公审的血腥气尚未在关墙内散去,北疆的寒风已将另一股肃杀的气息送到了雁回关下。
关城北门,吊桥缓缓放下,沉重的绞盘发出嘎吱的呻吟。戚光一身玄甲,按剑立于门洞阴影之中,身后是数十名亲兵,甲胄森然,眼神锐利如鹰,紧盯着关外那片被马蹄踏得泥泞不堪的雪原。
视野尽头,一道稀疏却异常醒目的队伍正缓缓行来。人数不过百余骑,簇拥着几辆覆盖着厚厚毛毡的马车。旗帜是狄人王庭特有的苍狼踏月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队伍行进间带着一种刻意的缓慢与沉寂,与狄人惯常的剽悍狂放截然不同。
队伍在距离关墙一箭之地停下。为首的狄人贵族约莫三十许,身材高大,面容轮廓分明,带着草原特有的粗犷,但眼神深处却有着与其年龄不符的沉郁与审慎。他穿着一身剪裁精良、装饰着金狼头的深青色皮袍,正是狄人可汗的第三子,阿史那·咄吉。他翻身下马,动作沉稳,独自一人,缓步走向洞开的城门,走向门洞阴影中那如同山岳般矗立的玄甲将军。
城上城下,无数双眼睛聚焦于此。弓弩手的手指搭在冰冷的箭杆上,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空气紧绷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咄吉在距离戚光十步之外站定。他右手抚胸,依照狄人觐见贵人的礼节,微微躬身。抬起头时,目光迎上戚光那双深不见底、仿佛蕴藏着北疆万年寒冰的眼眸。
“大狄可汗之子,阿史那·咄吉,奉父汗之命,觐见大胤皇帝陛下。”他的汉话说得有些生硬,但字句清晰,姿态放得极低,“为表我汗庭永罢刀兵、重归和睦之诚心,特献上……质子。”
最后两个字,他说得异常艰难,如同从喉咙里挤出来的一般,带着草原雄鹰被折断翅膀的屈辱。
他微微侧身,指向身后队伍中一辆装饰最为华贵的马车。车帘被一只戴着皮手套的手从里面掀开一条缝隙,露出一张异常年轻、甚至带着几分稚气的脸。那少年约莫十三四岁,脸色苍白,紧抿着嘴唇,眼神中充满了茫然与惊惧,飞快地瞥了一眼森严的关墙,便像受惊的小兽般迅速缩了回去。
那是可汗最小的儿子,阿史那·延陀。
戚光的目光扫过那张稚嫩而惊恐的脸,又落回咄吉身上。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极具穿透力,清晰地传入咄吉和所有狄人使者的耳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吾皇已在关内。尔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