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风暴,终于刮进了这座只关心技术与火焰的工坊。而墨衡知道,他刚刚发现的秘密,将是这场风暴中最致命的雷火。
---
乾清宫内的龙涎香,也压不住那份八百里加急捷报带来的铁锈与血腥气。
年轻的皇帝坐在宽大的御案后,手中那份来自雁回关的捷报奏章,仿佛重逾千斤。他逐字逐句地看着,当目光扫过“墨龙马殁”、“李严断腿濒危”、“缴获胤制军弩残骸”等字句时,脸上的肌肉不受控制地微微抽搐,握着奏章的手指用力到骨节发白,指甲深深陷入坚韧的纸张中。
“好!好一个戚光!好一个浴血雁门!”皇帝的声音低沉地响起,压抑着惊涛骇浪般的情绪,每一个字都像从冰水里捞出来,“传旨:戚光临危制敌,力保雄关,功在社稷,晋爵一等镇北侯!李严忠勇陷阵,身负重伤,着即送回京师,命太医院院使亲自负责,不惜一切代价救治!赐金千两,荫一子!阵亡将士,从优抚恤,其家眷由地方官府妥善安置!”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殿内侍立的几名重臣,包括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连忙躬身应和,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
皇帝的目光缓缓抬起,那里面蕴含的冰冷杀意让殿中温度骤降。他的视线如同实质的刀锋,挨个扫过几位重臣的面孔,最终落在侍立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的王承恩身上。
“至于那些出现在狄人帅旗之下、用来屠戮我大胤将士的‘胤制军弩’……”皇帝的声音陡然转寒,每一个字都如同冰雹砸在金砖地上,“王承恩!”
“老奴在!”王承恩立刻上前一步,躬身应道,姿态恭谨无比,但那双低垂的眼帘下,精光一闪而逝。
“着东厂、锦衣卫,会同兵部、工部,给朕彻查!朔州卫、军器监、兵部武库司、工部虞衡清吏司……”皇帝的声音冰冷而清晰,报出一连串的衙门名称,如同宣判,“所有可能经手军械制造、调拨、仓储的环节、人员,上至堂官,下至库吏,一个都不许放过!给朕掘地三尺,也要把这群蛀虫、国贼挖出来!朕倒要看看,是谁的胆子,比狄虏的弯刀还要利!是谁的心肝,比北疆的冻土还要冷!” 最后两句,几乎是咆哮而出,带着雷霆震怒,震得殿梁上的积尘都簌簌落下。
“遵旨!”王承恩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股森然的煞气,“老奴定当竭尽全力,揪出这些祸国殃民的蠹虫!”
皇帝胸膛起伏,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怒火。他的目光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