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周蝴由衷感叹,“一心原来这么有学问。”
一旁的雪莉杨被这句话气得直捂肚子。
叶一心笑得像只狡猾的小狐狸:“周哥哥,难道忘了我是历史系研究生的身份了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旁边的大金牙也插嘴道:“我记得孝和睿皇后的官窑瓷器多以蓝色、浅青色、浅藕色、浅紫色为主,上面常有淡漠彩绘,器物上还有‘轩雅斋’款识以及‘永清生平’‘永清长春’等印章。
这是因为孝和睿皇后未成为嘉亲王侧福晋时,她父亲是礼部尚书,特意为她建了个永清阁当闺房。”
雪莉杨点头附和:“是有这么回事。
听说嘉庆皇帝崇尚节俭,皇后钮钴禄氏也没太多珍宝留存下来。”
听着大家的对话,周蝴摸了摸鼻子自言自语:“没想到几件瓷器背后竟有这么多讲究。”
“是不是落伍了?”霍玲亲昵地拍拍周,“好好钻研吧,亲爱的……这《搬山卸岭》里的门道可深着呢!不仅有机关暗道,还有对付僵尸鬼怪的方法……”
看到周蝴虚心求教的模样,大金牙忙说:“哪有那么神,其实呢,每件老物件,随便拿出一件,懂点历史的人都能讲上两句。”
“但光会说可不成,得有真本事才行。
就说老金我吧,让我看看东西,说说倒还行,要是能有老周你一半的本事,让我把名字倒着写我都愿意!”
这时乌婵好奇地问:“那你说说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霍玲答道:“这些东西不过是从藏地带来的祭祀用品罢了,没啥特别大的用途,就是用来烧香拜佛的。”
“你看这花斛上的花纹,最早的时候,是藏地的得道高僧在念经或讲解佛经时,为了怕忘词,就在身边摆些小物件,上面刻些文字提醒自己。
后来这些小物件慢慢变成了花斛,刻的文字也越来越小,大多只有僧侣自己能看懂。”
“这些花纹原本都是文字,是僧侣自己刻上去的,大多是佛经的重点和提纲之类的内容。
但他们又担心被人看出自己记不住 ,就特意把这些文字改成了花纹之类的图案。
藏地的僧侣把这种技巧叫‘那律谒’。”
旁边的乌婵忍不住笑了:“这不就是提词器嘛!”
叶一心仔细观察着花斛上的花纹,接口说道:“确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