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恭迎着,别提多潇洒,面对着这些矿,不心动怎么可能,因此不少宦官也加入到了这场利益分配中。
渐渐的民间开采越来越多,到此时,地方官府基本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开矿能给县里、州府带来财税收入。烧制石灰需要煤、需要炭这些燃料,需要运输,甚至开矿还要人,能促进就业还能增加财税,地方官府管理也就没有那么严格。
私人开矿此时也就成了一种灰色产业。
加之此时,石灰的开采与烧制已经是极为成熟的体系。与前朝时期的石灰生产链技术相比,陈汉石灰烧制在燃料选取以及窑炉设计上的都进行了优化和改进。燃料不再局限于木材,由木材扩展到煤炭、焦炭等,燃烧时间从原来的一周能缩短至十二个时辰。
同时,在窑炉的设计上,陈汉出现了半机械化的立窑,这不仅加速了燃烧效率,同时也标志着陈汉石灰生产链向着半机械化过渡。
因此朱家坳的村民们相比较之下,还算是比较富有的。至少,朱家坳已经有一个小镇的样子,东西两侧进出口都还有牌坊,向外的两条路又宽又平。
距离朱家坳一里之外的一座山上,徐政、李逸、牛大等五六个人正从山上眺望这这座山中的村落。他们已经来这里两天了,大部队在距离此地五里开外的地方,由张成统领,他们几个充当斥候的则有徐政带着。
三天前,他们两百多人带着几天的粮食从巡检司驻地出发,一天前到达朱家坳附近,因为不熟悉村里具体情况,因此没有贸然进去。
不是没有派人去村里打探情况,刚到这里那会儿,徐政派人到村里打探情况,村民们一看来人很陌生,都很警惕。尽管来人说是购买石灰的,但是走到哪里都有人跟着,无奈,去的人只好找了个借口溜了出来。
徐政只好带着人近距离打探,李逸也被他带在身边。
“你有什么想法?”
李逸沉吟了一下,看着远处的朱家坳。“石灰开采本就是灰产,陌生人进入村子必然会引起怀疑,大人可知朱桥镇上有哪些石灰商人?”
“你的意思是跟着石灰商人进去?”
“最好那人是来过朱桥镇的。”
很快就有人去通知张成,张成所在的巡检司衙门在朱桥镇,这么多年在镇上还是有话语权的。张成听闻,马上派人去镇上找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傍晚时分,朱家坳上空升起了炊烟,远远瞧着,远处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