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简直是胡闹,我进去之前是不是说过不要扯开他的布条?”王捕头虎目一扫,众人都不敢和他的眼睛对视。
李逸没想到,就这么一会儿功夫,王二等人就着了道。
王酉也重新审视了一下林昭,这会儿林昭被布条堵嘴,虽然不能说话,但是那神态分明是有恃无恐。
“按照《陈汉律》,入品修士对普通人出手,轻则废除修为,重则问斩,我不知道你这副有恃无恐是谁给你的底气。”
林昭不能说话,只得呜呜呜几句。
“怎么,你想说你还未入品,不算入品修士?按照《问刑条例》,半只脚踏入九品的修士对普通人出手,轻则杖三十,重则问斩。你是读书人,想来细节你应该知道。”
李逸确实对这个《问刑条例》不太清楚,虽然说他也是读书人,理应知道,但是他没有继承这世身体的记忆啊。
“王大哥,这《问刑条例》是?”
王酉有些疑惑的看了李逸一眼,王二见状补充说二郎病了之后,很多东西都记不得了,王酉这才解释了一下《问刑条例》。
陈汉王朝初年,陈太祖依据前朝宋的律法制订了《陈汉律》,后来随着修行之人的增加,朝廷也认识到了修行之人的问题,因此,在《陈汉律》的基础上添加了针对修士的条文规定。《陈汉律》颁布之后最大的案子,就是当时时任宰相的刘显案。
陈太祖35年,当时的宰相刘显专权跋扈,欺上瞒下,已有架空皇权的趋势。甚至于在某些方面,皇帝还需要看刘显的脸色行事。当时,刘显把持着中书省,中书省地位在六部之上,是皇权旨意上传下达的部门,权力可以说一时无两。
面对不利于自己的奏章,刘显直接命令中书扣下奏章,甚至于皇帝下的旨意,刘显都敢暂扣。在当时,有官员在私下里称呼刘显为“二皇帝”,皇帝最大,他第二。当时的朝中,以刘显为头目的江州党成员把持着朝廷很大部分重要职位。
事实上,陈太组也曾听闻刘显的事迹,但当时念及刘显乃江州旧臣,有功于社稷,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太祖37年,当时的户部尚书邱正秘密上书,弹劾刘显十二大罪状,刘显听闻,竟不经过有司会审,擅自抓捕二品大臣。刘正虽然是文官,但好歹是二品儒修圣贤境,一言一行皆代表圣言。但刘显此时为宰相,官居一品自在境,他亲临现场指挥抓捕邱正,邱正不从,在抓捕过程中死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