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将落未落,月亮将明未明之时的天色是极美的。如果这时候天边再有一些云彩,那么此时在余晖的照耀下,云边呈现出来紫色、红色,加上白色的云朵以及天空的蓝色,多姿、绚丽就共同绘制出了此时的天空。
绚烂之下,一条大河穿过青山,向着太阳落山的方向蜿蜒流转。此时,在河水的映衬下,天与地共一色。
河边有个村庄,名叫牛家湾,正好处于河湾的内湾里。村庄所处位置像一个喇叭,三面临水,喇叭口则对着村外,一条驿道正好从村口经过。驿站离牛家湾二十几里,名曰桥头驿,实际上,那地方并没有桥,不过桥头驿所在,却是本乡之所在。
村庄不小,百十户人家,这个数量,刚好一里。国朝初定之后,太祖皇帝为重新编造户籍,下旨百十户为一里,十户为一甲。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十人。
然后规定,以丁粮多寡为序,凡十年一周,曰排年,在城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
就是说,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十户为一甲。按照丁粮多寡排序,也就是按照人口征收税粮的规模排序,其中十户为里长。一甲之内,按丁粮多寡其中一户为甲首。十名里长以十年为一个周期轮流应役,每年一名里长率领十名甲首应役。
那如果遇到了鳏寡老人呢?或者一个村子超过了一百一十户呢?也有规定,对于超出一百一十的,则由里长带管。
打个比方,一个村子有125户,110户为一里,超出15户,这十五户则有里长带管,成为这个里的带管户。带管户是需要服差役的。
而对于无力承担差役的鳏寡人户,年老、残疾、十岁以下的幼童,这些人被编为畸零户。畸零户则不需要服差役。
还是以上述为例,村子125户,其中有6户是畸零户,因此,这个里就形成了一百一十户在编户以及9户带管户,这119户都是需要服差役的。此外还有6户畸零户,他们6户不需要服差役。
但是一项制度并不是没有缺点,里甲制看上去能更好的统治基层,但是从一开始,这项制度就存在致命缺陷。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以及家庭生产能力、家庭成员的变化,还有地方差异等,一些里、甲会出现差异。
例如一甲之内出现富裕者,那么这户人家就可能需要连着服差役。又或者一户人家相继有人去世,成了畸零户,那么就会退出在编差役中。
如果后续没有对制度进行重新修订,一味的沿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