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的血与火尚未冷却,惊魂未定的世界又迎来了一场新的风暴。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恢弘的会议大厅穹顶高悬,水晶吊灯将下方密集的各国代表席位照得一片肃穆。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弥漫着无形的硝烟味。长枪短炮的镜头,如同无数只冰冷的眼睛,聚焦在主席台侧方的发言席。
一场由西方数国紧急推动、名为“当代文化冲突与国际安全治理”的特别会议,正在这里举行。会议议程早已偏离了空洞的议题,矛头直指刚刚经历袭击的华夏“桃源国际学校”,以及其背后被西方渲染为“文化扩张”与“威胁源头”的“文明归位”全球倡议。
“……桃源事件,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但它绝非孤例!” 一位金发碧眼、言辞犀利的西方大国代表(卡恩斯)正站在发言席上,挥舞着手臂,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带着沉痛面具下的咄咄逼人,“这是对国际社会良知的践踏!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警示我们,某些打着‘文化复兴’、‘文物归位’旗号的单边主义行动,正在全球范围内制造深刻的裂痕、煽动对立情绪、破坏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
他身后的巨大屏幕上,适时播放着经过精心剪辑的画面:桃源学校遇袭时混乱的场面(刻意模糊了袭击者)、网络上对西方掠夺历史的激烈批判言论(断章取义)、甚至还有叶无道在巴黎丽兹酒店宣言时冷峻的面部特写。画面配上悲怆的音乐和煽动性的旁白,极力渲染着一种“华夏文化扩张引发反弹和暴力”的荒谬逻辑。
“我们呼吁,” 卡恩斯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审判般的意味,“相关国家必须立即停止这种破坏性的文化单边主义!必须反思其所谓‘归位’倡议背后的霸权逻辑!必须承担起维护全球文化安全与和谐的责任!否则,桃源事件的悲剧,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发言结束,会场内响起一片西方阵营代表或真心或附和的掌声。许多来自亚非拉国家的代表则眉头紧锁,沉默不语,气氛压抑到了极点。镜头频频扫向华夏代表席位。
华夏代表团席位,气氛凝重。代表团团长面色沉肃,正准备起身据理力争。
就在这时,华夏席位后排,一个身影缓缓站了起来。
全场目光瞬间聚焦!
叶无道!
他没有穿正式的西装,依旧是一身剪裁完美的黑色立领外套,身姿挺拔如松柏。他脸上没有任何面对指责应有的愤怒或辩解,反而带着一种近乎淡漠的平静。他没有立刻走向发言席,只是平静地看向大会主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